陕西,西安。“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丝绸之路群雕’,位于唐代开远门遗址,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而建立的……”讲解员滔滔不绝地用着自豪的语气介绍着。
假期,我与家人慕名前往被誉为“东方城市文明的源头”的千年古都——西安,只为一睹丝路原点的传奇色彩。远观这惟妙惟肖的群雕,商人、骆驼排成整齐的队列,重现了当年气势之磅礴;走近了,驻足观看,那些商人的眼睛凝视前方,望向脚下这条蔓延回远方的路,那浩浩荡荡的人群,在我眼前展开,那惊心动魄的出使西域的一幕,反复播放着……
闻阵阵驼铃,寻“凿空”之路。公元前138年,一位中原勇士,背负着汉武帝交给他的巨大任务——联络西域各国共伐匈奴,带领着上百的人群,踏上了这条未知之旅。他们从长安到了陇西,再往西必经匈奴,结果却被匈奴人扣了下来,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单于对勇士这样说:“月氏在我的北面,汉使怎么能过去呢?我要派使者去南越,汉朝会允许吗?我看你啊,还是留下来吧,在匈奴过丰衣足食的日子不是很好吗?”他在这里娶妻生子,但却始终以一句“持汉切不失”,不肯在敌人面前低头。而这一扣,竟是整整十年!终于,他抓住时机逃离这里,经过几番波折,到达目的地大月氏。然而,新登机的国王却认为:“我们大月氏的人民生活十分安定,有什么需要报复匈奴呢?”他无可奈何,只好启程返回,却在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趁匈奴内乱逃回长安。后来,他再次出使西域,这一程虽然没有达到政治目的,却扩大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中西物质文化交流,西方特产与艺术陆续传入中国。
“闻到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他,就是杜甫笔下的“寻源使”——张骞,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他之后,一望无垠的大漠,常听见悦耳的驼铃声,常见到来来往往的商队,商贸大道,由此展开……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赋予这条路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丝绸之路”。
如今,“丝绸之路”仍在绵延。2013年,习爷爷在出访中亚时就提出,中国可以与欧亚各国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经济带,以陇海、兰新铁路为轴线,与各国相连。我国与中西亚及欧洲的经贸合作不断开展,我们,将与世界人民一起,手牵手,心连心,共筑富强世界梦!
摩挲着这花岗岩石雕像,追随着石雕商人的目光,远眺这条路,丝绸之路,漫向远方的路。这不仅是一条路,它更是连接各国经济、文化的桥梁,更是见证了千年来各国人民携手发展的故事,无数传奇,在这里上演,这,是延展的岁月之路!
时代在发展,各国人民正在牵手,我们要“不往初心,砥砺前行”,为“一带一路”的发展共绘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