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一句经典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放在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酒婆》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一位卖了几十年假酒的老板,突然良心发现之后卖了真酒,但是却因为是真酒,而间接的让一位客人发生了意外,老板的疑惑的是,为什么卖了劣酒相安无事,而卖了真酒之后反而出现祸事呢?这个故事的内容是怎样的?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呢?
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 ——冯骥才《俗世奇人·酒婆》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山芋酿造的,价钱低,酒味大,一落进肚里,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因此得名“炮打灯”。
这家酒馆有一位常客,是个老婆子,每天下午必来,她衣衫破烂,叫花子似的,头发乱,脸色黯,没人知道她姓甚名谁,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
她每次喝完酒,就东倒西歪地向北走去,今天的句子描写的就是酒婆喝醉时,晕晕乎乎的场景。
大概走出一百多步远,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
但你不必为酒婆揪心,虽然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如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
但是,为何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是因为酒就这么一点劲头儿,还是酒婆有人的能耐,说醉就醉说醒就醒?
酒的诀窍,还是在酒缸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可能因为老板缺德遭了报应,年近六十,没儿没女。
可有整天,老板娘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这家小酒馆,进门照例还是花钱买酒,把改假为真的酒倒进肚里。
真货就有真货色,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没一会儿,酒婆已经到了路口,酒竟然还没有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惨事就发生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
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想不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今天的金句描写的是酒婆喝醉以后,东倒西歪的状态,风摆荷叶这个比喻用的极妙,既富有古典美,令人联想到这一诗意画面,同时也写出了酒婆摇摇晃晃的醉态。到了雨天时,作者又将她比喻成旋转的大伞,和雨天的场景相映成趣。这句话里,作者结合语境选择了十分恰当的喻体,可谓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