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就继续的现象?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4-02 16:35:45

  如何看待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就继续的现象?3月3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春招会上,两位新闻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女生表示理想的月薪至少1万元。如果在这次春招上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相约一起读博士。” 看来不少人并不是因为潜心学术而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个笑话!被迫较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找不到中意的工作,而是没有看清楚自己。多年来,我见过太多的孩子向我请教相似的问题,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迷茫,对于自己、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也不明白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未来,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如何看待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就继续的现象?

  一、自我探索

  上大学并不简简单单是为了学点知识,搞到一纸文凭,找到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而已。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是谁?自己擅长的是什么?做什么事情能够做到极致?对于自己的未来究竟该如何规划?

  在大学阶段,没有强制的学业课程,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这一切并不是要让你放羊,而是鼓励你在课余时间去探索、去挖掘自己。

  每个人生来都不同,这一点需要承认,有的孩子从小思维缜密,有的孩子从小逻辑清晰,有的孩子从小手巧灵活,有的孩子从小语言丰富。懂得借力于自己的优势,才能成就更好的学业和生活。

  二、自我规划

  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认真的向这些方向去努力,才能追寻自己的成功之路。“一万小时定律”,不仅仅要求你在某一个方向花费10000小时,更要求你沉浸其中,投入身心去有目标的做事。

  有的孩子问我:大学需要考什么证才有用?每次被问到这种问题,我都是一头雾水,连自己适合干嘛都不知道,连自己要去干嘛都不知道,你考什么证会有用呢?去做个行政管理,要考个ACCA吗?去做个工程师,要考个物流师吗?没有目标的努力,不是无用功又是什么呢?

  踏踏实实的建立自己对于职场的认知,去向某个领域的成功者询问他的失败经验(注意,是失败经验),没事儿去招聘网站看一看对于不同岗位的不同招聘要求,多听一听职业规划的课程,甚至找几个靠谱的测评体系去测试一下自己的倾向性,这些都比像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要好很多吧?

  三、设定路径

  初步搞懂自己,初步研究了职业之后,才存在建设路径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呢?你能想到多少种通往预设的自己的道路呢?你距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呢?目前你还有多少差距呢?从现在开始,自己怎么努力和规划才能更好的完善,并且缩短与目标的距离呢?

  以上问题,挨个儿问自己一遍,断断不会出现招聘会上以10000块作为寻找工作的标准的笑话了。今天拿到了10000块,明天企业关门了,你还要继续寻找10000块,找不到就再深造?今天拿到了10000块,明天发现跟自己同时入职的拿到了20000块,你什么感觉?今天拿到了10000块,明天发现自己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岗位要求,领导要给你换岗去拿6000块,你又何去何从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承认大学早就不是象牙塔了,我也知道学校里的环境很像一个小社会。你们目前要做的,不是对制度口诛笔伐,不是每天享受着网游带来的欢乐,不是沉浸在直播里寻找虚无的存在感。你们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寻找到真正的自己,认认真真的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一点一滴为较好的自己做积累,切莫随波逐流,让时间荒废,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成功的找到辉煌的未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关于2018年4月学考选考生物泄题事真的吗?教育局已辟谣 下一篇:贫困地区的教育是否应该得到重视,增加教育平衡公平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