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备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是因为强基计划的评价渠道不像自主招生一刀切。那么对于普通考生而言,强基计划对于自己的好处都有哪些呢?下面伊顿教育小编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政策对于普通考生的影响,以及与自主招生的区别。各位家长和同学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我们。或者拨打免费热线电话400-029-6659.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乍一听好像就是个对自主招生的改革,那么它与原自主招生相比,有什么不同和优势呢?我们正好结合教育部给出的五个角度分析一下,这对普通考生来说是否是一次新的契机。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较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从定位、入围依据和录取方式来看:
众所周知,自主招生所面向的考生都是一些在某些学科中具有特长或者科技创新的学生,或者说大部分是能在各种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学生,竞赛成为了极其重要的敲门砖。而强基计划的推出,则是探索新的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将高考成绩作为入围标准,想选拔综合素质与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这将极大降低普通考生的准入门槛,对高考成绩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极大意义的。
自主招生以降分的方式给考生降压,本质上看还是对竞赛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对于高考本身的要求降低了许多。而强基计划的从高到低录取,确实可以让更多的考生参与进来,但也意味着学生将对平时各种素质评价都要上心了。
另外,强基计划仍然保留了自主招生的影子:对于“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认定,强基计划或许在实际操作中仍旧会沿用自主招生的评价体系。虽然以高考分为入围标准,但此次改革仍然保留了15%的高校考核分,还是对普通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尤其是对于文科类学科来说,基础的考生的优势是否能够体现出来,还未可知。不盲目追求竞赛,也不单一参考高考分,从中求取的平衡点是否合理,还需要实践去做检验。
从招生和培养模式来看:
从这个维度看,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目的就很明确了。上述都属于非热门,之前从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自招学子,几乎都不会去考虑这些基础学科。此举,无非就是想要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基础学科的学习与建设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和特殊优势的学生,将会被高校破格录取。
不过,因为这些基础确实不太适应目前的就业趋势,所以对普通考生来说,尤其是家中情况是需要尽快就业的,建议要考虑好自身情况再进行选择。一旦踏入的学习,面临的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都是为学生不换不转行做准备的。这对于确实想深造的考生是有好处的,但更多盲目进入的考生可能就要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浪费多年青春了。
综合来看,对于普通的考生来说,这场改革是给大家提供了更多机会的:将精力重点放在增强平日的学习效果,不会影响普通考生本身的学习与备考,比起自主招生需要一头扎进竞赛学习,确实是普通考生的优选;但对于的选择,还是需要多加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