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读书了吗?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11 17:05:55

        一项有各地高校200名大学生参加的阅读训练营,开出了“2个月读完10本书”的训练计划。“结果让我们很意外”,此项训练的发起方“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刘舸说,只有一名学生完成了该项计划,大部分参与者反映“自己的阅读速度无法在2个月内完成10本书的阅读量”,更有甚者,个别参与者一本书都没读完。

  而在该中心近期举办的首届“阅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公布的一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近40所大中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有42.1%的人在回答“关于哲学、历史、法律等方面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你的看法和现状属于哪类”的问题时,选择了“这些书籍应该多读,但我缺乏指导和帮助,不知道从哪些书籍开始读起”。

  缺乏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阅读引导、支撑和保障体系,没有掌握需要的阅读技巧、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不到位,是造成现阶段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不会读书”的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炯表示,“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学生不可能每本都读,如何帮助他们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多读书、读好书,需要教师的阅读引导和阅读技巧训练”。

  用发放“阅读福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是湖南省郴州市一中高中语文教师周圣荣的多年坚持。趣味性与学术性并重,侧重学术性;内容多样,视角多维,侧重文史哲;篇幅短小,学生可在10分钟内读完;时文与经典并重,侧重精粹的时文。这些,是周圣荣在综合考虑高中生的学业、心理等因素后,制定的阅读材料入选标准。

  在将“阅读福利”发放给学生后,周圣荣会和学生一道写出阅读心得;读书会上,他不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还会将上一届学生对同一份阅读材料的心得分享给本届学生;当学生对某一类文章或某一位作者产生浓厚兴趣时,周老师会开具更的阅读书单供学生选读。这种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式培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阅读的良好互动。湖南大学教授彭兰玉觉得,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中,教师和学生两端都不能忽视。一方面,教师在作出阅读指导时,要从学生的视野来考虑“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并依据此列出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较好是带着“这本书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边思考边读。遗憾的是,类似周圣荣这样的老师在中学和大学还不够多。无论是给学生开列书单,还是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又或者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目前大多都出于某一位教师、某一所学校的自发自愿。

  “我们希望从小学到大学,能够开设一门成系统的‘阅读引导课’。”基于近几年对全民阅读现状的研究,刘舸觉得,建立全学段、成体系的阅读引导、支撑、保障体系,很有需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高校
上一篇:为何大学生选择“慢就业”?工作难找还是好工作难找? 下一篇:交钱就能上大学?预科一年能拿文凭?伊顿教育:千万别上当!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