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自家的家族中有义学堂,也就是说在贾府,为了帮助自家的子弟能够有学上,家族办了义塾,供子弟学习之用。《红楼梦》写于清代,所以其中的这些教育学的理念是和清朝的一些教育发展有一些联系的。今天我们在这部巨著中,不来谈宝黛爱情,不来叹四大家族的盛衰,我们从这些生活的细节中来探寻一下清朝的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当时的教育模式和轨迹。
《红楼梦》让我们读到了一段清朝的教育史。清朝教育沿用明制,中央设立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尽管没有现在的管理权限大。贾宝玉的寡嫂李纨之父就是国子监的负责人祭酒。国子监下设有六堂,为讲肄之所。后来又设置八旗官学,在康雍年间,八旗官学遍及各地。为了满足满族宗室子弟接受初等教育,八旗都设有宗学。
曹家遭受抄没回北京之后,曹雪芹曾经在虎门右翼宗学供过职。另外,清朝还加强了地方学校的管理,在各省设置督学道和提督学政。宝玉的父亲贾政就被皇上点为“学差”。学差是朝廷派往各省主持教育的官员,也称“提督学政”。同时,朝廷鼓励地方基层政府广设官学性质的社学、义学和井学。
义学又称为义塾,是清代蒙学教育的一类学校,一般由当地富人、乡绅或者举办,并负责筹集经费,延聘教师,吸收贫民子弟入学,不收取学费,有时还发放学习用品,提供饭食。这在当时社会的确是一种进步。贾府就设立了这样的义学,又称家塾。
《红楼梦》第九回是这样描写的:“原来这贾府义学,离此不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供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
在《红楼梦》中义学、家塾和家学是同一个概念。在第七回,宝玉对秦钟说:“我们却有个家塾”,在第九回:“薜蟠自来夫人住处后,便知有一家学”。其主要特点,一是不收学费;二是招生没有限制,富人穷人子弟均可;三是规模可大可小。
清代义学是启蒙教育机构,即所谓蒙学。与义学同类型的学校还有私塾和社学。社学是官办的,随着康乾年间义学的蓬勃发展,社学逐渐被义学取代。
《红楼梦》中的义学是当时的一种普遍形式。像贾宝玉一样,有钱人家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需要其他穷人家的孩子陪读,或者和大家一起读书能够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穷人家的孩子也希望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或许会傍上“大款”,今后也有个照应。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曾经说,当年自己在读家塾时,请邻居家的孩子来一起读。但人家却说,“我们的孩子来陪你们家少爷读书。”
另外,还有一种是“教馆”或“座馆”形式,富人在家独自为子女聘请教师登门进行如现代一样的家庭式教育。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当时就是请的贾雨村到家里为黛玉一个人讲学。这类塾师又称为“西宾”。
清代蒙学的教育对象是8至14岁的少年儿童。有的也出这个年龄段。在贾府义学中“读书”的薛蟠,显然就过了14岁。蒙学的教育内容,一是识字。基本要求识字量为两千左右。二是学习知识,比如:文法知识、社会及生活常识、自然生产常识以及绘画书法技艺及射圃,等等。三是道德教育。“忠”“孝”是道德教育的。但是,我们从贾府义学中贾宝玉他们所学的内容来看,并没有学习生活及自然常识,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
对于一般贫民子弟而言,尽管到义学去读书不交钱,还管饭(当时的义学形式还有短期的,如,“冬学”),但毕竟义学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大多数贫民子弟读书的要求。《红楼梦》第九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在贾府后门就见有“吵吵闹闹二三十个孩子”没有上学而在玩耍。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蒙学完成之后还要继续上学,为准备科举考试,大多是自学。有的请家庭教师,有的则到高一级的学校“经馆”去就读。另外,唐宋时期产生的书院,到明清时发展成为类似学校的教育机构,虽然不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以传授学问为主,但依然讲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八股文写作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中多次提到学习“骑射”。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儿跟箭似的跑来,宝玉不解何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儿赶来……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做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做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第二十六回)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不得游玩,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的法子,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几位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第七十五回)
清朝统治者原是马背上的民族,夺取政权之后,王公仍然把练习骑射作为子女一项教育的内容。到了普通老百姓那里,也就是广大汉族义学家塾,基本上就没有这一项学习内容了。
义学已然成为清朝时期基础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少数义学由官府兴办,大多数义学都由乡绅、地主和宗族举办。
其经费来源,除了富家子弟供给的束修之外,就是学田。朝庭允许家族留有规模的土地作为学校的经费来源。《红楼梦》第十三回,写秦可卿临终前给凤姐托梦说,我们家虽然有家塾,但没有可以持续的经费来源。“若莫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于此,将家塾亦设于此。”“便是有了罪,凡物皆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这一项制度确保了家族学校得以保存延续。同时也告诉我们,明清私塾和宗庙是相互联系的,要么设在家庙里,要么设在祠堂内,具有明显的家族宗法性质。
明清义学的发展当然和科举的成熟是相联系的,没有科举,老百姓也没有需要去读书。就如同今天,如果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的大学不扩招,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速度恐怕要慢许多,上大学是老百姓送子女上学的较大动力。但是清代义学的发展,其意义还不仅如此。中国自古以来财政是不对平民百姓读书列支的,都是自家出钱或宗族出钱。义学的发展,为平民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取仕而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学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的一项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