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国内的医科大学中,学制较长的是8年直博,而今年医科大学首次招收9年本硕博连读,而且一些条件和政策都是比较好的。如果考生可以上9年直博,毕业就可以进行规培,而且是包分配的。这样的优厚条件看起来是不错的,但是在一些论坛上或者一些教育类的网站上,很多的人也对此表示了质疑。不过小编想说的是,现在的医学院基本上是得参加规培之后才可上岗,而医科大学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直接上岗,而且本硕博连读,可以免去考博的烦恼,大家可以慎重的考虑一下的。
据悉,医科大学将面向省考生招收九年本硕博一贯的临床医学学生,只要按培养完成学业达到要求,就可以在九年后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医学学士学位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六个证书。
提前 4 年「通关」的学制
这则招生新闻之所以引起热烈的讨论,与医学生的长学制不无关系,正常成为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临床医生,需要通过 5 年本科、3 年硕士、3 年博士以及至少 2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医科大学目前公布的「天元班」临床医学博士的培养方案下,学生省去了至少 4 年时间,提前通关。
事实上,临床医学的长学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留住人才的重要阻碍,因此不算少学校推出了打包套餐以缩短学习年限。因此我国医学生的学制已经越来越花样百出,硕士规培医生的就有 8-11 年多种学制,而博士规培医生在此前从 10 到 15 年不等。
这次医科大学的 9 年医科博士生再次缩短学制,在学制时间直接越目前 8 年博硕博连读加 1-2 年规培的较短医生养成计划,成为通关翘楚,简直在学制上吊打一众医学院,令不少还在学海苦苦挣扎的医学生羡慕不已。
看着很美好,但是争议很大
医科大学这一学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不少网友纷纷开启吐槽模式,对这一学制表示质疑。
反对者质疑较集中的几个点主要在于学制合理性,规培证是否通用等等。
学制合理性遭质疑
学制能否顺利完成是医科生较关心的,毕竟中途强行将学制延长或者变相延长的事在已经较普遍的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医科中也是屡见不鲜。
我国的博士学位已经逐渐形成宽进严出的现状,尤其是重点院校。据文汇网报道,自 2013 年以来高校博士延期毕业了逐年上升,尤其是医学等延期毕业率在部分院校或已过六成。
作为博士研究生,对科研能力的要求不同于硕士和本科生,因此在已经开设本硕博连读医科的院校中,临床与科研的时间分配存在巨大的矛盾,大量医科生由于科研上达不到毕业条件被迫延期,八年通关也成了报考时被学校画下的饼。
如果在入学后,南医大在科研、执业医师考试、规培考试等方面设定达标条件,那学习时间就会被变相延长,学制优势就不复存在。
学历含金量遭质疑
由于临床医学研究周期通常比较长,九年一贯制的医学博士其科研水平也遭到了质疑。
事实上,医科大学九年一贯制医科博士无论在科研时间还是在临床轮转时间上都比普通医科博士设置得要短,学校意在节省掉学生备考硕博士以及进入课题组的适应时间.
但针对一个博士课题,即便是连贯的投入研究,抛开基础学习和规培时间,三年左右的时间也远不足目前医科博士投入科研的平均水平,因此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的医科博士其研究能力就极有大打折扣的可能。
规培是否被认可遭质疑
另一方面的质疑主要来自于规培证的有效性。毕竟上海刚刚爆出无论学制的医学生,规培强制要求三年的新闻。
规培制度在我国还在一个逐渐完善的阶段,各地要求不一,之前大学八年直博加一年规培的高速通关学制就在某些地区不被承认,要求继续规培。
医科大学的九年六证,尤其是规培证在以外的地区尤其是京沪等发达地区是否被认可,也存在较大变数。而且规培制度也在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中,目前规定年年变,一年一个样,九年后形势实在难以推测。
事实上,医科生学制的巨大争议很重要的来源在于对我国目前规培制度的争议。
对于部分临床医生来说,博士阶段基本扎根实验室做科研,对于课题和研究项目更熟悉,而作为执业医师独当一面的能力则相对欠缺,规培制度就是医科博士培养临床思维、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
但在操作层面,我国现行规培制度亟待完善,在投入上缺口较大,因此乱象丛生。
在一些论坛,关于规培的讨论持续成为热点,关于规培待遇等方面的负面消息不胜枚举,规培政策废除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在国情限制下的规培存在比较严重的根本性问题,这种乱象势必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加以改善,这也增加了医学生学制的不确定性。
因此选择九年六证的一揽子买卖确实具有比较大的风险。
中途转方向或退出渠道遭质疑
针对本硕博一贯的学制也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不少人觉得连贯的学制可以省下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反对者则认为不应该在对以及博士阶段的生活毫无了解的情况下选择直博士,也不应该被局限于一个平台失去重要的提升机会。
无论是个人意向还是外部政策,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都对一贯制医科博士是重要的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长学制学生退出机制的健全有利于在较初吸引更高质量的生源,而一贯制医学生中途转换方向则一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以之前八年直博医科生的经验,有大量转向其他比如转向基础医学,一般需要降级,有的甚至要重头学起;对于学习过程中决定不读博,或者八年无法达到博士标准想要转硕,也存在退出难的问题。
临床医学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培养和支持体系的设置上贯通性较高,与其他例如基础医学、影像等学科存在壁垒。而且目前医科生培养 - 支持 - 职业发展的学制设计思路也直接为临床医生这样单一的职业目标服务。
因此九年一贯制的医科如果要想降低退出成本,在较初吸引更多生源,就需要对退出和转向渠道进行合理设置,在医科生不断自我认知和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给不适合或者不愿意继续学业的医科生设置合理的分流渠道,在保护稀缺教育及学术资源的同事,也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如何理性应对
作为一个医科博士,就业的竞争力除了不可量化的临床经验之外,较重要的就是科研能力,文章 + 基金是进入医院的硬通货,而这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较好的平台才有可能达成。
因此如果是一个想冲击高水平大医院的医科生,选择连续在医科大学类似水平的学校进行九年学习并不具备优势,完全可以沉下心完成本科、硕士、博士以及规培每个阶段的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进入更高的平台,毕竟树挪死人挪活。
而对于部分想较短时间通关上岗、成为一名临床医生的考生,医科大学九年六证的学制,不失为一种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