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家长圈内爆发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就是在今年的秋季开学,西安的民办学校学费普遍都会上涨,而且涨幅还是比较大的,光高新一小的学费一学期就是6800元,这样的数字对于一些工薪阶级的家长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而有家长就说自己的孩子现在已经上不起学了。面对这样的高额学费,为了孩子的将来,很多的家长都会忍痛让孩子上一个更好的学校的。而本次的西安民办学校学费上涨的具体的内容请大家参阅下文。
西安民办学校今秋学费将普涨
高新一小6800元/生学期
高新一中初中10000元/生学期
高新一中高中11000元/生学期
其余各校具体涨幅将在8月20日左右向全社会公告
相关部门表示作出调价决定慎之又慎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每生每学期6850元,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初中每生每学期10000元。昨天,一份盖有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和西安市教育局公章的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等9所民办中小学学费标准在网上传开。记者了解到,消息属实,今秋西安民办学校调价。
>>缘起
网传高新一小学费涨至每学期6850元
昨日,一张图片,让西安市民,特别是西安的学生家长无法平静。这张图片盖有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和西安市教育局公章,根据图片显示,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等9所民办中小学学费标准如下:
一、学费标准:
1.西安高新第一小学:小学每生每学期6850元。
2.西安高新第二小学:小学每生每学期6850元
3.西安高新第三小学:小学每生每学期6250元
4.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小学每生每学期6250元
5.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小学每生每学期6850元
6.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初中每生每学期10000元
7.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初中每生每学期8750元。
8.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东区初级中学:初中每生每学期10000元。
9.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每生每学期11000元。
二、西安高新第一小学等9所民办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学费标准收费,认真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此收费标准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执行。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对2019年秋季学期新入学学生按此学费标准执行,不得跨学期预收学费。
>>核实
文件属实
今秋开学后开始执行
昨日,记者多方核实,证实此文件内容属实。
除了高新的这9所民办学校之外,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西安市民办学校的学费都会有不同幅度的上调。具体哪个学校调整多少,会在2019年8月20日左右向全社会公告。
据了解,此次价格调整涉及的民办学校,涵盖了西安多所民办中小学,调价的幅度不等,但都在25%的范围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价执行的是“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因此新的价格只对2019年秋季起的新生实行,在校老生还是按原收费标准执行。
>>算一算
较高涨幅为2000元/生学期
记者查阅相关文件发现,2019年春季公开的学费标准显示——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收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期,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为9000元/生学期,
西安铁一中分校为8000元/生学期,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中为7000元/生学期,高中为8000元/生学期,
西工大附中分校初中为8000元/生学期,高中为9000元/生学期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中为8000元/生学期,高中为9000元/生学期。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学为5500元/生学期,初中为7000元/生学期,高中为8000元/生学期。
记者了解到,调价之前,高新一小、高新二小执行的也是为5500元/生学期的标准。
对比新标准,高新一小、高新二小的涨幅为1350元/生学期。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涨幅为2000元/生学期。
高新一中高中校区的涨幅为2000元/生学期。
>>释疑
此次调价为何不听证?
昨日,不少西安市民通过询问,民办的小学和初中都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调整为何不召开听证会?记者了解到,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不在听证目录里。根据《陕西省定价听证目录》,对于教育的听证项目包括两项:公办高校本(专)科学历教育学费标准;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规定,非营利的民办中小学收费,由市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向,根据西安实际情况确定价格管理形式,由物价、市场监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
有市民询问,民办学校学费价格调整有没有具体的流程?难道可以随心所欲涨价?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说未在听证目录里,但民办学校学费调整,也是需要严格的程序的。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非营利的民办中小学校收费,由各地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向,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陕西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按照学校类别和隶属关系报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由教育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物价部门批准。
>>声音
家长呼声:学费太贵上不起
昨日这个消息发布之后,西安家长的朋友圈“炸”了,家长纷纷惊呼,民办学学费太贵了,上不起学了。
刘先生是高新区一位即将进入小学就读的学生家长,看到收费标准的图片后表示:“我们本来还打算让娃上民办小学,一看这价格,还是上公办吧,6年下来要节省近10万元呢。”
家长李女士说:“作为工薪阶层,还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打算让孩子上一所民办初中,没想到突然涨价了。也许有钱人会觉得涨幅不算大,但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这几年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强,学费这样的涨幅我们这个家庭无力承受。”
还有市民调侃:“一个孩子上学都这么贵,二孩更生不起了。”
家长徐先生认为,随着物价的上涨,民办学校增强学费可以理解,但此次调价选择的时间不对:“此次调价目前还没有公布,这次也是网上先曝出来了,而且现在民办小升初已经摇号了,很多家长选择民办,是根据去年的价格选择的,摇号之后才公布,这部分家长会觉得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
徐先生表示,如果要调整学费,建议在前一年的9月份开学之后公布,这样刚上学的新生家长心里没有太大的落差,明年即将上学的学生家长也有一年的考虑时间,充分考虑后再做是否要上民办学校的决定,这个时间比较合适。”
民办学校:办学成本太高 难为继
学费要涨,家长反对声一片。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办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看到的是民办学校的高收费,却没有看到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
这位人士表示,比起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硬件设备、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投入成本更高,与此同时,公办学校有财政投入,民办学校没有。一些民办学校想更新设备,却没有资金,因此难以为继。
这位人士透露,前些年,一些民办学校确实还能通过收取择校费补充一部分收入,这两年择校费这一项没有了,各项投入在增加,收入却在减少,因此,民办学校想要良性发展,只能增强学费。
公办学校负责人:政府对民办并非没投入
此次网上疯传的几所民办学校涨价的图片,也引起了一位公办学校校长的注意,他告诉记者:“客观地来说,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确实很高,加上学费多年没有调整,此次调价在情理之中。”
但这位校长表示,家长为何情绪激动,在于民办学校是否真的没有一点政府或企业的支持?答案是否定的,一些国企办的学校以及管委会主管的民办学校,还是有资金或资源支持的,所以在他看来,部分民办学校本质属于公办,却按照民办标准来收费,才是症结所在。
一份来自教育部门的文件显示,2019年全西安市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市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分别达到3555.54元、4601.16元 、5578.93元、4258.84元、6229.8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分别达10593.00元、17163.62元、17997.06元、14070.92元、16451.50元。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在一个小学生的投入为每学期5296.5元;初中生为每学期8581.81元;高中生为8998.53元。
相关部门:调价原因是为了维持学校办学
对于此次调价,记者昨日从多个相关部门获悉,此次调价也是做了大量的提前调查工作,调价慎之又慎。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显示民办学校执行的收费标准,有的沿用了十三年,有的沿用七八年,这么多年来,物价水平、人员工资、耗材等办学成本都在逐年上涨。此前民办学校多次申请调价,以增加学校正常运行,如果不调价,办学质量有可能下降。一直到今年才执行,也是不能再往后拖了。
知情人士表示,民办学校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学费价格的确高于公办学校,家长如果不认可收费标准,可以选择到公办学校就读,按照目前的政策,每个孩子都能到辖区对应的公办学校获得学位。主管部门要求,民办学校在招生时,需要和家长充分沟通,告知家长今秋民办学校收费面临涨价,让家长在知情的前提下自主选择。
知情人士表示,考虑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充分考虑西安市的财政状况,加上对国内副省级城市民办学校收费的调查,才做了调价的决定,此次调价也是慎之又慎,多次开会决定的。
据悉,今年具体的学费情况会在8月20日左右对社会公布。
社会学家:西安学校民强公弱
刺激家长对民办学校需求
一张图片为何在家长中引起轩然大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雨锋分析说,民强公弱是西安目前的教育现状,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许多家长硬着头皮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已经出了家庭负荷,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学校涨价就让家长难以接受,这充分显示了家长在好的教育资源和并不高的收入之间的纠结与痛苦。如果公办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家长对民办的需求减弱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还是呼吁政府,加大力度办好公办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律师:家长有权行政复议
谈及此事,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浩公律师表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此次民办学校的涨价是否合法、是否合理、涨幅是否合适,如果这些条件都符合,但家长依然不能接受,那么,家长有权向相关的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内容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