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学员丢出一个学校教育的问题,结果一下引爆了家长们的情绪,激烈争吵起来,观点主要两派:学校教学和机构机构教学......今天主题: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和市场竞争的机构教育。昨天在我们读书沙龙会上,有家长抱怨学校教育,一开始是小范围倾诉,然后变成了部分讨论,接着发展成了群体激辩。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沉重,基本每个家长都能倒出一筐苦水。
这牵扯到中国的教育体制,我们不延展讨论,仅仅说说昨天激烈争辩的两方矛盾究竟从何而来,又该怎样解决。或许正有儿童学识问题的你,也能从我们的问题中找到些答案。
为了下面的阅读方便,就把矛盾焦点的两方暂且称呼为学教派和机构派吧。
问题爆发源于机构派的家长抱怨儿童教育引发。主要问题:家长拼了半条命帮儿子挤进的当地数一数二的公办小学,才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已经受不了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了。
机构派痛斥教腐:
问题爆出,引起机构派的痛诉,大致观点如下:
1、学校教育流于形式,老师们搞政治运动比搞教学方法上心的多,腐朽透顶。
2、学校老师基本讲中庸,大部分已被体制腐化,自己不求上进,懒学先进的教学方式只求分数稳定博取个人功利。
3、有能力的好老师基本被机构挖走,(机构一年挣百万,学校只能挣几万)孩子在学校教育只能保障日常安全,文化教育已经谈不上。
4、孩子学不到知识,老师就是第一责任人,因为现在的老师已经不会教,也不能教了,就算是有学识也废在了体制内。
家长只能花大把金钱送去机构或私立,自然形成:家长有钱的孩子有学识,家长没钱的孩子混日子。
学教派反驳
学教派的反驳观点:
1、学校的大部分老师是认真负责的,只是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老师需要用相同的教育手段普罗大众的教,没法实现差别教育,想要有差别只能去机构补习。
2、学习的老师也都有能力有学识,奈何现代孩子太难教育,打不得骂不得,惩罚不得,自己不学奈何老师?
3、家长拔苗助长,攀比性强,自己不能承担孩子的学识督导,把责任往学校推。
作为一个孩子没上小学的妈妈来说,我暂时还插不进他们的激辩话题。但是我有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也为未来即将迈入小学的女儿担忧起来。
甚至开始思考要不要去排名挤公立小学了,是不是应该提前计划直接去离家老远的私立小学报名呢。
有一次先生回老家探亲回来,很惊奇的对我说,他们以前高中班的渣学生(打架,赖学,成绩)在外混了几年,现在拖关系回家在县立高中,干起了当年自己嗤之以鼻的职业,去当老师了!
我回他:谁说曾经的差生,将来不能为人师表呢。差生逆袭更懂学习方法呢,而且东野奎吾也还曾经是差生呢!
他说,关键他不属于逆袭一类,从始而终都没变过,主要原因是家里在县城学校关系硬啊!
这我不能反驳了,在中国的人情社会,凡事遇到关系,是得两说了。何况学校这在体制内的机制,我们班大学里英语四级都考不过回县城老家当英语老师的同学还好几个呢。
我并不是说短期内学习成绩不好的人不能当老师为人师表,何况学习成绩也代表不了什么。在城市里,小学毕业的企业大老板聘用着硕士研究生的比比皆是。
我想说的是,许多公立学校,尤其是县城以下学校的师资,教师的能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我们却无计可施,学还是得照上,课还也得照补。
在县城,父母小时候是死记硬背这套教法,我们这代是这种教法,我们孩子这代还是这种教法!
当年我爸的数学老师就曾经教过小学的我,据说现在他儿子正教着我们家小侄女。
呵呵,你可以说他是教育世家,也可以说他是裙带关系,要知道他儿子当年是我们学校有学校霸。
拉人头打架,欺负低年级小孩,逃学......你能想到的校园凌霸事件,他都带领着发生过,然后华丽一转身为人师表了!
也许你要说,这种学校你别去啊,是呢,我们也不想去呀,可县城啊,学校就这么几个啊!
虽然我说的仅是个例,但还是代表了一部分公立学校的情况吧。
深刻的记得,有个交好的朋友,从教师的岗位上下来后深恶痛绝这个体制的表情。
当时我还挤兑他,多么清闲自在,又光荣的职业啊,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还这么深恶痛绝,苦大仇深的。
他说:在基础教育行列,我自识能力不够,学识不丰,怕误人子弟。
我自识,达不到老师的标准,不能疯狂的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想着法儿的增强学生应对试卷的能力以此进步几个分数,却将真正的知识抛于脑后。
我自识不能在老师,教学主任,校长这条光荣的路上浴血拼杀。
还不如像你一样,哪怕去企业打打零工,也比顶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名头,去做,徒有虚表,虚与委蛇的事情,玷污了良心。
后来他还是在当老师,当然是在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也许你可以说他市侩了,以钱为终极目标,但是不影响人家教学良好的口碑,教过的学生不仅成绩进步,还喜欢上课。
较关键是挣得比我多的多了,以前在收入方面,他仰望我,现在我仰望他。
有同事午休聊天的时候抱怨,自从家里小朋友上小学以后,不仅没有下来,反而更累了。
辅导作业仅仅是家长责任的九牛一毛,也是应尽的本分,还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跟家委会混熟络,学校活动能出钱出力,能找好的的补习学校,处处都是耗费精力的地方。
我说小学就补习,有这么惨吗,她说,你等着吧,也许比我更惨!你不去补别人补,到了学校去,别人都会你不会,老师也不会特地教。
期末考试第三,就得变着法找家长谈话了,你孩子不适合我们班,你要不要转走啊。
我说者太离谱了,太直接了,不管怎么考,总有三啊,她说就这样,人家老师要的是综合排名,你成绩不好拉了后退。
要么自己找补回来,要么自动消失别拖累,要么放任你自留,不看,不问,不理。孩子多小,心理可能承受。不能那只能补私课增强成绩,要么转学吧!
很悲哀,听得我都有点还怕孩子长大了!我说你可以找学校反应,她生无可恋的说,可以啊,反应了,闹完了。
你孩子继续上学,可没有哪个班级敢接收了,反正不接收的理由可以比张学友唱的一千个还多。较后还不是得转学。
这个话题,我们没有再继续讨论,也说不出个结果。往上数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国情问题,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只能说,期待吧,期待我们上学时,遇到好学校,好老师。
因为学教派说了,大部分学校还是有很多好老师的,学不好是自己孩子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好吧,我暂且相信,好老师,好学习还是很多,而且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不是吗。
不知道这样宽慰自己算不算自欺欺人,但是有期望总好过没有吧!
严重申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自由闲话闲聊,不涉及其他,没有诽谤和诋毁学校教育。谢谢阅读,误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