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够: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孩子渐渐长大,做家长的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是目前网络发达,移动端又大火的情况下,亲子关系可谓是收到了多重的挑战!亲子关系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挑战一: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明显增大
“00后”从出生接触到的就是手机、平板、电脑,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无可避免的。有些父母对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看见孩子用手机、用电脑,就觉得孩子是在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中小学生网民认为自己的用网水平比父母高,认为比妈妈高的占60.1%,认为比爸爸高的占50.8%。10岁以前上网的孩子过六成,近三成在7岁以前就开始接触网络,这说明使用网络的孩子不仅群体越来越大,而且年龄越来越低。
他们自然不希望成年人总是唠叨他们,生活方式的差异的不同,使两代人的鸿沟几乎成了“天堑”。这天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技术上的鸿沟,另一部分是两代人之间情感的鸿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高中生宁可跟网友说心里话,也不爱跟父亲说。表示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的高中生,仅有三成。
孩子爱跟网友或同学等同龄人聊天,不爱跟父母聊天,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父母只喜欢聊“有用”的话题。在一些父母看来,衣服、化妆、购物、电视剧、网络游戏、爱情等,都是无用的、让孩子分心的话题。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没用的”话题恰恰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内容。
挑战二: 孩子的话父母可能“听不懂”
成长在网络环境下的孩子,从小接触的是数字阅读,他们习惯了使用网言网语,这更使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增大。
过去,父母和老师还经常偷偷翻翻孩子的书包,看看孩子的本子,希望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网络时代的今天,孩子即使把这些语言摆在父母面前,父母大人都未速看得懂。另外,“00后”一代也有意地用这些语言把他们与成年人隔开,在他们看来,这些网言网语很酷,既能使他们自成一体,也可以地把他们与爱唠叨、爱窥探孩子小秘密的爸爸妈妈分隔开来,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p#副标题#e#
网络时代,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孩子说的话大人听不懂,孩子的朋友圈干脆屏蔽了父母,面对面坐着,孩子却盯着手机抿嘴笑,网络时代亲子沟通反而多了一道屏障。父母难免会担心,生怕孩子在网上聊天被骗或者网恋。
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聊天,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用告诉对方“我是谁”,互不相识,距离遥远,可以满足孩子宣泄、陪伴的需要,而且互联网可以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时候想聊天想发泄,都会有网友倾听。这样的情感满足是父母不能替代的。
挑战三:媒介的影响增加了教育难度
研究发现,少年儿童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90%依赖于媒介,其中新媒介是主体。
网络这一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模糊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在传统媒介时代,孩子需要认识字才能了解到更丰富、多元的信息,成年人是知识的拥有者,把知识传授给孩子,因此成人与孩子的界限鲜明。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读图、视频、碎片化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特征。
孩子们不需要认识多少字,同样可以从图片、音频、视频中获得一些原本成年人才能了解的内容。成年人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有可能孩子比父母了解得更早、更多。例如,有些孩子学会了“翻墙”到国外媒体中看一些信息,有些孩子在网上看到各种不良信息。
然而,虽然“00后”在信息获得方面比父母同步,但是他们的心智并未成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媒介的影响有可能使他们的成长偏离方向。例如,艳照门事件、优衣库事件等一些网络热点事件,都会给“00后”一代的价值观等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网络时代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使“00后”一代在很多方面也有能力影响父母。
父母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父母要多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尤其要尊重网络一代的成长规律,与时俱进,做不断成长的父母。
需要注意的是,亲子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夫妻关系,在家庭这个大系统中,有了平衡的夫妻关系才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不要孤立地看待亲子关系,不要为了孩子忽视了夫妻关系,不要“有了孩子,没了自己”,不要放弃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