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让孩子变强,孩子就能变强吗?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05 11:02:16

  中国式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但是很难改变的问题,父母亲对与孩子都有一刻子成龙,女成风的心,但是迫切的希望孩子成龙成风,以至于过度拔苗助长,真的就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吗?一起来看几个真实的例子。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

 

  1. 自信的父母,不自信的孩子

  育儿文章里面常说,父母要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来自父母的肯定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有的文章稍微好一点,强调这种夸奖不能是笼统的“你真棒!”,而需要夸奖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例如“你今天唱歌唱得真好!”

  抱怨孩子不回家,却从不反思自己的家到底是什么样。

  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某个选秀类的节目中,一个孩子被淘汰了,主持人请孩子的妈妈上台安慰孩子,而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儿子,你是较棒的!”明明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妈妈开口就说孩子是“较棒的”,为什么较棒的还会被淘汰呢?孩子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由此对妈妈的安慰不买账,依旧不停地流泪,依旧一脸不自信。

  抱怨孩子不会飞之前,你是否想过他可能不是鸟。

  2. 无私的父母,自私的孩子

  育儿文章里面常说,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储爱罐”,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爱:如果孩子想要一个巧克力,那么我们就给她十个巧克力——这会让她知道,第一个巧克力是她想要的,剩下九个巧克力是我们对她的爱。

  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个妈妈一直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较好的一切。孩子喜欢吃鱼肉,妈妈一直假装自己只喜欢吃鱼尾;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新衣服,妈妈一直穿着旧衣服;给孩子琳琅满目的玩具,妈妈却不舍得给自己换个手机。上了公交车以后,孩子一屁股坐在的空座上,丝毫没想到要给抱了自己一路的妈妈让座。

  日常生活常识教育,比求生训练营重要一百倍。

  3. 强势的父母,弱势的孩子

  有的父母学历高,能力强,很敬业,事业上很成功,性格也很强势。这样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很高。他们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同事、朋友的孩子做比较,一旦孩子落后,就觉得自己好像“输了”。甚至从孩子刚出生起,就报名各类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变强,孩子就能变强吗?

  父母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会让孩子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孩子越小,越难以应对和处理压力;即使孩子已经长大到足以“化压力为动力”了,他们也会认为父母并不承认真实的自己。孩子一直试图向父母证明自己,由此造成的悲剧,难道还少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没考前三还要买小人书吗?常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嘴边? 下一篇: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为了能“称霸”13岁少女离家出走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