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那么中小学生经受不住手机的诱惑该怎么办呢?教育部有管部门明文规定不许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园。所以在校园里孩子看手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而本问题所涉及的区域是在校园之外,尤其是家庭。我认为,在家里孩子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较初是由大人们生活中寸步不离手机的行为为他们提供了“示范”。
这里的示范不仅指玩手机,还指对手机迷恋的状态。
1.不少大人本身就在手机上玩游戏,不玩游戏的也会刷抖音、看新闻、聊微信、发朋友圈。大人长时间作用于手机的行为;必然让孩子觉得手机世界里的美无与伦比。
2.大人们在一些场合(比如应酬时、做自己的事情时,与他人交流时等),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不吵不闹而选择让孩子玩手机。把手机作为缓解孩子哭闹的良药,其不知这是“饮鸩止渴”之举。因为这等于“合法化”了玩手机的行为。孩子会去手机中找适合自己玩的游戏。而游戏的诱惑,不言而喻。以此类推,当孩子想玩游戏时,又会哭闹不止,故伎重演;形成恶性循环。
3.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孩子们之间会交流一些手机上的游戏内容,比如王者荣耀、植物大战僵尸等。这就给孩子玩手机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别人都可以玩,我为什么不可以玩。
4.一些电子作业的存在。一些兴趣班或一些“高科技装备”的学校,布置作业通过APP形式。这就让孩子在学习期间也不得不用手机端。 既然孩子玩手机的阵地主要在家庭,那家长就要起到正能量的引导者和释放者。
我在引导孩子时做了以下几点,愿与您分享,望对您有启发。
(一)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不得不看手机时较好跟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看手机。
(二)提供好的举措转移孩子哭闹,比如看绘本,绘画、做游戏、搭积木、体育锻炼等。
(三)告知玩手机的弊端。我先是找了一些因长期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些真实的“恶性事件”给他听。然后跟他解说眼睛的构造,造成近视的原理,近视后的各种危害和“损失”。男孩子可以说不能当军人,不能做飞行员;女孩子可以用颜值的重要来说。让孩子知道不自律带来的损害和后果有多严重,以起到的震慑作用。
(四)家长手机中不下载有关游戏的APP,“绝源”很需要,家长的自律更重要。 教育上有言,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翻版。“翻版”不仅仅是指长相上的遗传,更是指孩子在家长的行为举止、道德精神等方面上进行效仿后的如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