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或者受欺负,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家长应先问清孩子受委屈的原由,细心开导孩子,受一点委屈不要紧,关健是要认清对与错,学会宽容,学会做人,鼓励孩子要勇敢诚实,学会忘记委屈,积极向上,在学校多向老师请教,有时委屈多了,向老师反映,相信老师会关心帮助。其实这是很多父母可能遇到的教育难题,建议如下:
第一,做一个忠诚的倾听者。让孩子将在学校遭遇的情况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倾倒出来,做到不吵不骂不打,不热嘲冷粉,静静倾听,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让孩子将烦心事全倒出来,不管孩子对老师,对学习, 对同学,对班级事务等有多么的不满,有多么的排斥,你犹如垃圾桶一样,照单全收。学会倾听,了解孩子在学校,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的事情。
第二,摸清孩子不敢去学校的原因。孩子不敢去学校,有时是孩子的原因如家庭作业没及时完成,受批评,反而觉得自己委屈,有时是与同学相处不融洽,有的是与老师沟通不畅,有时是因厌学导致,有的是受高年级或社会青少年欺负。要摸清孩子不敢上学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出策。
第三,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信息,要相信老师。将从老师处获取的信息与孩子诉说的情况进行分析。要相信老师,也要相信孩子。防止偏听,判断出错。
第四,关注孩子的变化。学会翻看孩文具、书包,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同学相处等方面的情况。
第五,教会孩子人身安全保护常识。早上,孩子离开家去上学,就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平时,要教会孩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特别遇到如受校园欺负等不能独立处理的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第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管是学习还是师生相处、同学相处,班级事务,要多鼓励孩子,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鼓励与的同学交朋友,如果你孩子自身很,教会他帮助别人,学会分享,融洽同学关系。
第七,创造条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主动认识孩子的同学及其家长,与其他家长交朋友,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总之这样的问题要及时干预,否则可能会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形成对学校的恐惧,孩子很可能厌学,工作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开始家长不重视,觉得没事,慢慢孩子的负性情绪与学校建立起了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形成心理障碍,处理起来就麻烦了,所以要及时关注及时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