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年学考选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是否感到紧张呢?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做个测试,如今的学业水平考试关乎高考成绩,所以同学们或多或少会感觉到焦虑?相信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扰。那么该怎么办呢?如何调节考前情绪呢?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呢?
小磊较近常在心里呐喊,似乎觉得自己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烦。已高三了,每天早上都不想醒来:排得满满的课表、成堆的作业和考试、不够理想的分数……忙忙碌碌,充满压力!再加上爸爸向来对他要求很严格,妈妈总是在他面前唠叨谁谁谁如何。其实,小磊平时成绩不错,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会读书、能干,班主任说继续努力能上重点,可他却觉得快无法坚持下去了,晚上躺在床上,也常会翻来覆去睡不着。
事实上,像小磊一样为考试打着疲劳战的同学不在少数,而焦虑、担忧、恐惧、矛盾……似乎成了部分高中生的一种常态。当我们在网上搜索“高中生”、“压力”这两个关键词时,常常能跳出许多相关的信息。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高中压力大”、“现在学习不容易”似乎也达成了一种模糊的共识。面对压力这座大山,很多人都想“离开”,那么,这样正常吗?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接受当下的我
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压力是我们对生活中客观事物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简单来说,当我们感到环境要求和个人能力不平衡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通过某些生理或心理的反应表现出来,比如手心出汗、频繁上厕所、拖延、入睡困难等。因此,小磊出现的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等情况,都是他处于压力中的表现。这时候,焦点解决疗法能有效地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这个疗法提倡“问题即解决方法所在”,既然压力是造成小磊喘不过气来的主要原因,那么何不从压力本身着手来减轻小磊的负担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压力的某个具体原因焦虑,而是为“压力很大”这样的状态担忧,为“压力大就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类的坏结果而感到焦虑。此时,我们过度放大了压力的副作用,破除这种焦虑较佳的方法是:接受有压力的自己。
接受当下的自己,迈开与压力和解的第一步。
我的“压力清单”
当我们为压力的大山所困,往往身处烦躁的情绪中,这时候恰恰忽略了“压力”究竟是什么。因此,我们需要一张“压力清单”来帮助自己认清它。
小磊的压力清单中,主要压力事件有:上课时间长、作业多、考试频繁、班主任期望值高、爸爸的严格要求、妈妈的唠叨、自己的过去……
这些事件是怎样给小磊带来压力的?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通过列表的方式做了如下分析:
在此案例中,当小磊写出了这张“真诚”的压力清单分析表,他才发觉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之多,与此同时,他也松了一口气,感叹道:“感觉真的有点佩服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比想象中更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沉浸在模糊、巨大的压力感中,却没有尝试将压力事件一条条列出来分析,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一旦我们将压力事件以一张“压力清单”的形式展现出来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压力进行清除。
#p#副标题#e#
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分析原因后,制定合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方案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特点:具体化、可操作性强、从易到难。
小磊在制定目标时,放大了成绩的作用,以“好成绩 = 好地位”的错误观念制定了在“高考中常发挥,取得瞩目成绩”的目标,其实这个目标并不适合他。经过引导与梳理,他将目标定为“高考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减少失误”,并且通过分析曾经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计划:
1.第一周晚上的睡前半小时增加5分钟仰卧起坐运动,后几周逐步增加到15分钟。
2.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有效减少发呆走神概率。
3.晚自习前5分钟根据作业和复习情况,对作业的时间分配做规划,如果顺利执行则获得小奖励。
4.第一周减少15分钟打游戏时间,后几周逐渐将游戏时间从大半天控制到2小时以内。
5.贴“接纳自己”、“遵守计划”之类的便签,提醒自己,给予心理暗示。
放下“包袱”更从容
同学眼中的小磊开朗、有能力,爸妈对他的聪明懂事很满意,老师认为小磊有责任感有担当……这些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小磊校正自己的言行,更加,也像一个紧箍,让小磊觉得时时刻刻受到别人的关注,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以免作出导致尴尬、嘲笑、拒绝的行为。或许,当我们从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关注自己。这种别人时刻关注自己言行的感觉,心理学家称之为“假想的观众”。
不过,小磊的这种感觉在青春期普遍,究其根本是因为高中生正处于身心的成长变化中,一旦感受到熟悉的事物改变,将会失去原本的平衡感和掌控感,内心容易产生焦虑。而上述的各种心态、观念正是内心焦躁的体现。事实上,谦虚和自我欣赏并不冲突,成绩和班级地位也无因果关系。
当你感到自己好像始终处于别人挑剔的眼光中无处躲藏、自信和自卑感交替、想要离开的时候,不妨反问自己“真的这样吗?”“如果我是对方,这么做(说)的目的是什么?”“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怎么看待?”其次,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将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物上。此外,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情,采用放松式的休息,主动分解和完成任务,有一些固定的日程……这些都能增强我们的专注力,而专注的力量能帮助我们抵抗内心的焦虑和紧张。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能够充分明晰心理变化,从而科学、多维度地自我评价,让内心更安宁、更从容。
当我们使用上述科学纾解压力的方法,会发现自己即使有压力感,但将压力事件具体化、细节化后,就能获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因此压力并不可怕。面对高考,我们需要在“离开之前”,再问问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不去担忧“有压力的状态”,真诚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专注于当下的第一件事,勇于实践,就能找回自信和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