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八校(分别是鄂南高中 华师一附中 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荆州中学 孝感高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已经举办了期末考试,学生们陆续放寒假了。本文,伊顿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湖北八校联考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答案(历史参考答案),文科生们考完试可以来核对答案,题目详解,答案解释。
鄂南高中 华师一附中 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荆州中学 孝感高中 襄阳五中 襄阳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24.B 解析:从材料可知为周中考监之乱,材料虽能体现分封先代,但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中央集权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周初政局不稳,分封制受到冲击不是宗法秩序且天子放心并未出现衰落,故D错。
25.D 解析:由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故D正确,排除A和C。由所学可知司隶校尉有监察职能与邢狱无关,排除B。
26.C 解析:A材料无从体现。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错。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陕西,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正确。
27.B 解析: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主要原因是利于社会安定,巩固统治,故D错。材料主要表明中国哲学家思想中的“本”“末”之别是由当时小农生产形态决定故B正确,A、C材料无从体现。
28.B 解析:结合所学知A错。C项材料未能突出反映。“为了获取军火武器……准许英人在江面停泊兵舰”可知突出反映B,D材料无从体现。
2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材料显示《临时约法》作为根本大法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和意志,体现人治色彩,这说明民主受到了专制等因素的影响,故B正确。A、C项不属于主要原因。当时的确存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但这不是宪法出现因人立法的原因,故不选D。
30.D 解析:ABC选项均过于,综合材料可知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故D正确。
31.C 解析:若国内无经济建设需求,美国地位再重要也不会引起学者重视,故A、B均不是主要原因。中美建交为1979年,且之后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故D不符合。材料时间“从2001年至2006年”,2001年中国加入WTO,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挑战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先进的研究,故答案为C。
32.A 解析:“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可知为科学知识的进步,而“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可知科学方法利于启蒙思想的形成,故A正确。B“源于”不对,C、D材料没有体现。
33.C 解析:A、B不可排除。英国、荷兰,弗兰德、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北部都是当时农业生产力特别强的人口密集区,故选C。工业革命是1765年自英国开始的,且部分如俄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较晚(19世纪三十年代)可排除D。
34.D 解析:材料突出的是“战争”即一战激化了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导致革命爆发,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
35.A 解析:材料突出“十月革命”后故强调意识形态,“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实质是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故A正确,B、C、D均不。
#p#副标题#e#
二、综合题
40.(25分)
(1)(12分)
中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城乡经济联系的加强;对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商人群体举行各种赈灾、修路、架桥等“义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贡献较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发的出现和封建社会的解体;(任三点6分)
英国:英国重商主义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增加了英国的财富,增强了英国经济实力;在对外贸易上,发展海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在工业领域上,商人不仅投资于乡村工业,甚至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制造业,这对英国的工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形成上,英国王权需要商人的资金支持,而商人需要以王权为 代表的强大的民族的支持,他们共同巩固着英国民族的形成。(任三点6分)
(2)(13分)
不同: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4分)
原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盘剥与束缚;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资本用来置地、买官等,商人缙绅化,商业资本封建化;社会购买力低下,消费畸形;经商致富依靠权钱交易,权力支撑;(任三点9分)
41(12分)
观点一: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的生存。(2分)
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的政府放宽或解除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对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东南亚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对经济主权造成冲击。(任两点4分)
政治文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利用经济作为武器,达到控制他国内政外交的目的;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威胁增大,间协作增多,日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主权观念日益削弱。(4分)
结论:经济全球化已出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的生存产生威胁。(2分)
观点二: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主权。(2分)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加强主权,特别是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强化的作用。(2分)
现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是由美国和其他发达所主导的。因此,有关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往往偏重于照顾发达的利益。发展中不得不利用主权的武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较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条件。(2分)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和其他厂商。他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确实能够给发展中带来比较迅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不得不运用主权制定政策维护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2分)
发展中的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培植,从而加强主权。(2分)
故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主权,反而会促使发展中加强主权。(2分)
44.(15分)
(1)统治者为应对当时时势的主动行为;仿效西洋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通过传统王朝体制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王朝自身的利益。(6分)
(2)清末政策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任意三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