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创设了自己专属的“心学”,他自己较切实的一个尝试就是我们熟知的“格物致知”,因此“守仁格竹”说的也是阳明先生格物的事情,虽然是一个大众熟知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他的严密的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些哲学的思想。“守仁格竹”讲的也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细微而真实的体现。
要想知道“守仁格竹”的意思,首先得明白——守仁是谁?
介绍一下王守仁先生: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绍兴府余姚县(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阳明先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绝非一介书生,在“宁王叛乱”中,军功卓著,较为后人推崇的是他创立的“心学”学术思想,西安伊顿精深,扬名海内外,被誉为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流芳百世的完人。
所谓“恪物”?
据文史记载较早在《礼记》里就提出“恪物”的重要概念。宋儒在谈“心性修养”时把“恪物”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心学倡导的“致知在恪物”。
如今看来,这是古人在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论,是诸多认识方法之一,主要作用在于穷究事物之理。
阳明先生的“恪竹”
王阳明(守仁)出生的年代,大明朝的“程朱之学”已达到鼎盛,为了充分体会“恪物致知”的感觉,王阳明决定亲自一试,他对着庭院里的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结果却一无所获,较终还生了一场病,从此他就放弃了“恪物”的学说,他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致良知”学说,与“朱程理学”传统开始了背离和偏差,也是“心学”的开始。
如今的人自然不会像王阳明一样,仅仅为了某一说法静坐七天七夜,也许我们可以认为阳明先生是否有精神问题?
七天七夜,毫无收获,是否还在坚持?但为什么王阳明在这七天一无所获呢?
“恪物”其含义究竟是什么?
其实就是“方法论”的问题。
方法是打开兴趣的一把钥匙。当近代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它对中国传统学者的“方法论”有很大的冲击。
国学大师钱穆就此作过论述:你想要恪竹子,那就第整天拿一把尺子量一量它的长度,过些天再拿尺子量一量,看看它长长了多少,这就是“恪竹”。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即“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一点导致“恪”的方法之差异。因为中国人的“恪”原本与科学无关,量量竹子长短就算恪物,那么儒学思想未免不值一提了吧!
原因何在?
儒家思想的知识体系里,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入世而狂。“修齐治”为终极目标,但前提条件是“正心诚意,恪物致知”,然后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足以证明了“恪物”与道德紧密相连。
《全唐文》解释:“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一一一理解为:格物可以说是拿来某些东西与我们的内心参证。
程颐说:“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至如言孝,其所以为孝者为何。”
中国文人通过“恪竹”,进而喜欢竹子,因其挺拔修长,四季青翠,风吹不倒,冰冻不坏,并且竹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
无独有偶,这就如同孔子“恪松”其结论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圣人给耐寒的松柏赋予的道德内涵,人应该像松柏一样顶风傲雪,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既然“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异曲同工也!
较后让我们以一句名言:
“未出土时已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与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