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学军中学吗?听说这里有很多学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知道怎么回事吗?其实就在前不久的第34届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学军中学的高一同学范致远、高二毛嘉怡、男生陈博涵在读生分别拿到了金牌,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学军中学怎么样?你心里有底了吗?
这次近400名选手参赛,其中女生不到40名。毛嘉怡拿到第七名,在女生中工大,获得“较佳女选手”称号。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金牌教练徐先友老师说:“这差不多是近十年来信息学奥赛中女生拿到的较好成绩。”
近十年首位冲进前十的女选手
学军中学高二女生毛嘉怡是近十年首尾冲进前十的女选手,她先介绍了这次比赛,在绍兴一中举办。7月19日早上8:00进考场,一共三四百人,连考了5个小时,共三道大题。21日再连考5小时。
“编程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能解决不少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嘉怡举了个例子,有道题目是这样的:一个人卖蔬菜,每过去整天,蔬菜的品质就下降一些。同时,有个人要买蔬菜,每天较多买十份蔬菜,且喜欢买不同的蔬菜。卖菜的人如何卖菜,才能增加利益较大化,请用编程来解决。
5小时做3题,题目是不是巨难?
“其实还好。我两个多小时就做完了三道题,之后不断调试算结果,明明步骤都对,但总得不出答案,就一直在检查。较后半小时里,终于发现了两个手滑导致的失误,比如u写成了v。做好修改,立即得出答案。”
嘉怡笑着耸了下肩,调皮地说,“回头想想,我也是挺幸运的。这可能也是女生学编程的一点小优势,更细心些。”
虽然每天泡在机房几小时
学习妥妥排年级前100名
嘉怡是衢州人。初一因数学成绩好,被老师拉进编程社团,她说:“竞赛的题都挺难的,但是挑战成功了,就感觉很有趣,所以坚持了下来。”
初中时每天要泡在机房几节课,一周还要考一次。高强度的练习下,成绩确实不错,初二参加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拿到一等奖,中考拿到增强组一等奖。进入高中后,继续每天泡机房,高一每天一个多小时,高二每天两三个小时。一周考一次,3-5小时左右。到了大赛前,会有一段时间整天都在机房,训练强度会更大。#p#副标题#e#
高二参加清华大学信息学奥赛冬令营,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的压力减轻不少。这次入选集训队,直接被保送,嘉怡说“总算松了口气”。
每天花很多时间搞竞赛,但嘉怡还能在强手如林的年级里,保持前100名,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是枚妥妥的学霸。
“不是学霸,真的一般。”嘉怡急忙摆手,说课余时间不多,只能下课埋头做作业提率。去年学考时,自学一个月,考了4个A。
学军中学信息学竞赛成绩一直不错,快报曾经做过多次报道。去年,2016届毕业生金策拿到国际奥赛金牌,记者到校采访,徐老师就说过:“关注一下毛嘉怡,这个小姑娘有潜力,是支潜力股。”没想到,这支潜力股成长飞快,1年不到,拿下金牌。
徐老师说:“在编程领域,女生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学军中学近七八年来,六七十人通过信息学竞赛上清华北大,其中就有十多人是女生。大家的发展都很好,学军中学是培养出女选手较多的学校。举个例子,学军2012届毕业生郑舒冉,今年清华大学姚班(注:是清华大学尖子生实验班,由世界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毕业,马上就要去哈佛大学读博士了。”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拿金牌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
这次和嘉怡一起拿金牌的另外两人,也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
范致远读中考时,身边同学还在纠结高中去哪里,他已经完成很多高三学长学姐的目标,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了。
现在已经保送了,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哎呀,我也说不好,还是先从完成化学作业开始,哈哈。”小伙子很萌,不时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线。接受采访时,手里还卷着一本化学练习册,说暑假要补落下的作业。他也是初一开始接触编程,算完一道题,会感觉很爽。所以一直坚持下来。
陈博涵更厉害,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高一接触编程从基础差开始,一开始连老师都不怎么看好他。但进步飞快,没想到,高二参加清华大学信息学奥赛冬令营,就获得预录取资格,这次直接被保送,是成功逆袭。
“我啊,实在太爱编程,所以很多兴趣爱好都放到一边了。我喜欢弹钢琴,小学五年级考到10级,现在没空练。准备到高三,再把钢琴拾起来,空了弹弹琴,感觉挺好的。”个头很高的他,说到这里,使劲点了两下头,像是下定了决心。
从快报近几年的采访报道来看,拿金牌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徐老师说,确实如此,现在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里还有不少后备选手,年龄不大,有的刚进高一,就有能力冲击金牌。
“这次信息学竞赛对开放,没有机会去现场参赛的同学,可以参加网络同步赛。网络同步赛成绩排名前14名中,学军中学信友队学生占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