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到底该听从父母的安排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报?每当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头疼的时候,父母分享的不喜欢,自己的选的父母又看不上,等等问题都会出现,那么到底该如何填志愿呢?该听从谁的呢?高考报志愿,原则不可丢,耐心听父母,需要从自己。
听从不仅仅是一个词,你认真点看,听从是两个动词组合起来的,一是听,二是从。听父母,就是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从自己,就是自己拿主意、做决定。
为什么要听父母呢?三个关键词:阅历、亲情、期待。
孩子上了高三,父母基本上要40-50岁了,比起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自然是子在社会上多了很多经验。咱这高中以前的教育,绝大多数孩子,也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社会,除了课堂、家庭,也就剩下一些小团体,像补习班、学生组织什么的。那孩子们自然要单纯的多。
父母把自己对于社会的感知,去告诉孩子,让孩子做参考,本身就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孩子当然该听(注意,该听,不是该完全顺从)。这里小编提醒一下父母们,你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说自己的感知、感受,或者是你看到的细节和现象,不要把决定直接扔给孩子。
比如,你是个医生,觉得这个行业很辛苦,不想让孩子学医。第一你不能直接告诉孩子学医好与不好,这个判断应该孩子自己下,第二你不能直接告诉孩子你别学医,这个决定应该孩子自己做。
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工作日程表打印出来,让他看看你长的工作时长和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同时把自己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典型事件告诉他,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工作的性质,中立的公允的叙述性的展现在孩子面前,让他自己去做判断。
父母把子女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感情上说,不可能放任子女不管,也不可能没有代入感,而孩子听父母的这个听字,本身代表了对父母的尊重,客观上可以照顾到父母的感受,而这也是一个了解父母对自己期望的好机会。
每个父母心中,都幻想过自己孩子长大后的样子,也都有过对不同行业、职业、岗位的评判,孩子通过听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体会到父母的想法,对于今后家庭关系的协调,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无疑是有利的。
再来聊聊为什么要从自己呢?说白了就俩字:成熟。父母需要成熟,孩子也需要成熟,面对从小抚养了十几年的孩子,马上要离巢远去,很多父母心里充满了不舍,而这不舍如果处理不好,会变成控制的欲望。毕竟离巢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控制能给你安全感。
父母坦然让孩子做决定,对自己来说,是对于自己今后生活的承诺,主动把手往后缩一缩,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父母对于自己的肯定,独立人格在这里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孩子自己主动做决定,行为本身就是对父母的《独立宣言》,潜台词是:我成人了,我能为自己做决定,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父母要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我不再是你们生活的主流,请你们过的更精彩。
孩子自己主动做决定,是为自己找到努力的理由,决定是自己做的,后果当然自己承担,你没有理由因为学不好、就业不好而转头埋怨自己的父母:都是你的决定,害我不能。。。都是你的错。。。
以上内容转载自:悟空问答“缪老师妙笔生花”,感谢缪老师的介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