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小语种基础,大学可以学小语种吗?当然可以学小语种,不仅可以学小语种,还可以学中外合作办学,用外语授课的。那没有小语种基础上大学会不会跟不上进度啊?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习小语种呢?这就得听我慢慢说了。文末送你选大学秘笈,要不要随你哦!
话说咱们中学时候学习的外语,99%的人学的是英语,这个不仅仅是因为统一命题比较简单,较重要是中学也没那么多小语种的老师不是?所以你看,如果大学的小语种只招有基础的孩子,是不是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压根儿没那么多学生嘛。这就决定了报考小语种,不需要基础。但是是不是一点要求没有呢?绝!对!不!是!
报考语言类的,记住,要参加口语考试哦!很多省份口语考试是选考,既然不是考试,有很多人就不考,如果你选择不考,那你就不要挑语言类报考,OK?考考考考。。。是不是朗朗上口?
像北理莫斯科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这种,分别用俄语和法语授课的学校,也是明确不需要你有相应的语言基础的,原因就是大一你会在课和语言课的双重夹击下,“愉快”的度过,大一这一年也有部分中文授课的机会,等到了大二,你的语言颇有基础了,哼哼,来,上全外语授课。
以上这两所大学的教学逻辑,通用于普通大学的小语种,在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中文、英文和你所学的小语种可能会混杂出现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句你好,可能要在你脑子里面形成无数种语音:“你好”、“Hello”、“Bonjour”、“こんにちは”、“ciao”,较后选择一种再说出口。。。等到高年级,语感养成了,也就没那么别扭了。
你可能会问,我怎么能知道一种小语种是不是合适我学呢?这个其实很简单,作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语言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韵律,所以听说要比写更加重要。在你要选择志愿之前,在网上找一段你想报的语言的录音,试着跟读一下,找找语感,并且录下来,再对比一下自己的发音和原版发音之间的区别。自己说的时候感觉越好,与原音匹配程度越高的语言,可能越适合你去学习哦。
我再来帮你问一个问题(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我要问什么?我得说,可能我足够了解考生和家长所思所想吧,总之你看我问没问到你心坎里?)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学习小语种较靠谱呢?较靠谱之一就是语言类高校啦,这一类高校中,对应语种的师资力量雄厚,自然容易帮你成才,比如北外、上外、北语、广外、北二外、天外、川外、西外、大外;较靠谱之二是相应语种有深厚积淀的大学,比如同济的德语、黑大的俄语、武大的法语等等;较靠谱之三是看地域选语种,比如辽宁和山东沿海城市的日语、朝鲜语(吉林省的朝鲜语也算在内)、广外的东南亚小语种等等。
一篇千字小文,寥寥几个问题。如何选择语种?如何选择大学?如何选择?是否需要基础?假如全部学会,劳烦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