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政策变化?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3-27 16:37:32

  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已经发布,那么复旦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变化,奖项认可度的问题发生了变化,这一改变怎么看呢?小编跟大家来分析,这次政策改变,更深层次的逻辑,其实是学校对于未来发展的布局。不仅仅是复旦,在分析其他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时,也要注意从大学的角度出发。

  一、变化体现在哪里

  1、自主招生项目变化

  2017年,复旦大学的自招项目有四个:“望道计划”、“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生、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决赛获奖生。

  2018年,复旦大学的自招项目有三个:“望道计划”、“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生。

  两相对比,看出问题了吧?今年邱奖决赛消失了。

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详细内容

怎么评价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政策变化?

  2、招生、数量和条件的变化

  2.1“望道计划”

  2017年,“望道计划”的招生数量为40人,招生为:数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018年,“望道计划”的招生数量为65人,招生为:数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类、核工程与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基础医学。

  招生需要的奖项条件,数理化从国奖变成了省一,NOIP从500分下降到360分(NOIP只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方向相关)。

  两相比较,2018年招生数量增加了25人,而招生多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类、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三个。其中除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外,复旦的其他两个都不是他的强项,而在2017年双评选中,复旦的航空航天入选了双,所以嘛,你能看得出一点未来学科建设需要的端倪,对不对?正因为我不够强,所以我得降低一点条件嘛。哈哈哈~

  2.2“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

  “博雅杯”招生数量维持40人不变,报考的条件和都没有的变化,而招生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也统统是复旦的强项。

  2.3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生

  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75人,下降到65人。

  招生同样都是数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医学类这八个,没有变化。

  注意,划重点了哦,招生条件没有变化,都是在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或信息学银牌(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项。

  二、允许我小人之心一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得先说明我没有对复旦大学不敬的意思,相反复旦是我较喜欢的大学,没有之一。

  站在复旦大学的角度,如果是缪老师,制定出了这样的自主招生政策究竟为什么呢?

  第一、放弃邱奖,将部分微电子和核工程名额划归到“望道计划”,这样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第二、整体招生项目只多了航空航天一个方向,多出了15个名额有情可原,而这又是双学科的建设方向;

  第三、若论航空航天,国内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莫属,要想抢夺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高端生源,强调国奖没有太大的意义,那就降低一下门槛吧。

  第四、仅仅在“望道计划”降低了招生条件是为哪个准备的?你可以试试拿个数学省一去报一下数学系试试,哈哈!

  第五、报考条件不要只看章程,有很多大学私下里的招收条件与章程有较大出入的,这里就不点名道姓了,呵呵。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西南大学怎么样?西南大学在你眼里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呢? 下一篇: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大学,这三类大学该怎么选?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