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这块,热点是很重要的成份。那么,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有哪些?2018高考在即,伊顿教育为大家整理分享高考政治近三年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教育资讯和辅导资料,敬请关注伊顿教育网站!另外,大家也可以去伊顿云试题库、伊顿好课去下载学习资料与视频,更多免费学习资料等着你!
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解析:
1.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增强经济效益根本上取决于科技和管理水平,还受市场、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①企业利润越多,经济效益增强;
②增强劳动生产率,就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2.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关键是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缓解能源压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①股份制是我国公司制的(重要)形式;
②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企业组织形式);
③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募股集资的方式来筹集资本。
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注意几种正确提法:
①依靠科技进步,走高产、好的、、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之路是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较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本途径;
②“三农”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④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4.关于社会保障制度: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强社会保障水平(前提正确,结论错误。要遵循既要发展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②社会成员都同等享受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遵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有能力履行义务而未履行者,不得享有社会保障);
③居民社会保险(改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保障水平与缴纳的保费成正比;
④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一样,都以个人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的(社会保险不是,它带有强制性)。
5.关于积累和消费:
①消费(积累)的较高限度是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增强,积累(消费)的较高限度是增加再生产规模有所扩大;
②政府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属于个人消费基金(公共消费基金)。
6.关于财政和税收:
①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调整分配政策)。
②每个公民的收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
7.银行存款利率越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8.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发达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9.具体科学知识(哲学)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较一般规律。
10.关于意识,下列说法错误:
①意识是大脑(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意识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
④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凡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⑤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不能理解为相互促进,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关系)问题。
12.下列说法错误:
①只要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要立足实际,还要的、从整体上、在变化中把握实际);
②科学理论(一起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③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需要做到客观与主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社会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社会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⑤价值规律(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副标题#e#
13.关于联系观点,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③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不);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注意:条件下)。
14.关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特性,是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只要处于“动”的状态,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性质或者存在状态的改变);
②运动是的,静止是不存在的(哲学上的静止是指相对静止,事物都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新事物必定旧事物,所以,新出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事物)必定旧事物;
④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发展是质变,质变不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必然结果);
⑥在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
15.关于规律,下列说法错误:
①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
②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是不能被改造的)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④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6.关于矛盾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
①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③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下列说法错误:
①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就是没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③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需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④矛盾主次方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抓住关键和中心;
⑤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⑥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⑦抓住了主要矛盾(还有处理好次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⑨矛盾的观点就是指两点论的观点(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7.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结果;
④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办事情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⑤人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办事的效果;
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⑧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能否使客观符合主观。
18.关于现象和本质,下列观点错误:
①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②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永恒不变的;
③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④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都是客观的);
⑤真象反映本质,假象不反映本质(都反映事物的本质)。
19.关于认识,下列观点正确:
①想象力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创新是人类本质的较高表现。
下列观点错误:
①认识的根本目的(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创新就是抛弃固有观点的束缚,敢想敢做;
③感性认识是错误而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④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⑤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⑦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⑧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理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⑨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
20.关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
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②有价值东西也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不,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交换关系之中)。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因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也越大(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需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社会需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的)。
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变化(不,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
⑤商品的质量性能越好,价格越高(错误,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⑥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1.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也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
22.关于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
②国有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公有性);
④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4.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下列说法错误:
①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因此,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
②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③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