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不努力,毕业就可能变成专科了。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了《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四条: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的3/4(二年级为2/3)者,给予黄牌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3(二年级为1/2)者,给予红牌警示。一次红牌警示,或者两次黄牌警示就得转入专科。很多网友惊叹,以前只见“专升本”,第一次见“本降专”,自习去。还有网友说“值得高校推广”。
其实,教育部早在2005年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就明文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退学。华中科技大学“本科转专科”是在退学之外,为学分不能达标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选择”,在顺利毕业和退学之间提供了转圜空间和缓冲余地,同时又增加了学校培养质量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制度的刚性与温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名学生都能认真对待自己所修的每一个学分,珍视自己所选的每一门课程;让每一个学分含金量十足,让每一个毕业生都学有所得。
不管是“本科转专科”还是“退学”,原本是高校增加人才培育质量的正常淘汰机制,也是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外许多高水平大学实行“严进严出”,在美国,退学是增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扩大学生选择权的基本制度。学生如果达不到学校的培养要求,会被学校淘汰;与之对应,如果学生对大学、不满,也可以自主选择退学。与建立学生淘汰机制对应,我国还缺乏保障被退学学生权利的比较成熟的制度安排,高校自主尝试“本科生未达标转专科”的创新做法难能可贵,为其他高校乃至教育领域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高校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其实就是体现了学生为本、质量为本。学生为本是指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较适合的培养,成为造福社会的人才;质量为本是指学校的毕业要求是红线,情况下都不能降低,这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说到底,大学是人生中较充满求知渴望、富于探索和追求的黄金时期,有多少青葱岁月值得浓墨书写,而虚度的青春却难以从头再来。大学从来都不是“保险箱”,这里永远是致力于学业的“象牙塔”。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青春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