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何要减轻刑罚的力度?此举对汉朝法制有何影响?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09 10:05:19

  法律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规则的,作为一种大众都需要遵守的制度,人都不能去侵犯他的威严。汉景帝时期的法制一开始比较的严厉,在刑罚的力度上也是的大,所以人人都谨言慎行,后来晁错修改了很多的法令,但是也因此遭遇了杀身之祸。在此之后,汉景帝便将刑罚的力度减轻,但是这样一来又使得人们都失去了对法制的敬畏。

汉景帝为何要减轻刑罚的力度?此举对汉朝法制有何影响?

  晁错的很多建议被汉景帝采纳,丞相申屠嘉对晁错十分痛恨。

  晁错在自己官府上开了一个门,穿透了朝廷宗庙的墙。申屠嘉因此请求杀了晁错。晁错听说后,吓得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求助。第二天,汉景帝为晁错开脱,申屠嘉气得回家后吐血而死。

  吴王刘濞渐渐有谋反之心。晁错多次上书请求制裁吴王。较后,吴王、胶西王、齐王、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楚王共同叛乱。

  汉文帝曾经说过,假如有难,周亚夫足以胜任平乱之事。于是汉景帝就派周亚夫前去平乱。

  此前,晁错修改了很多法令,诸侯王意见很大。晁错的父亲因此责备晁错。晁错说这是为了朝廷着想。他的父亲说,但是晁氏却危险了!较后晁错的父亲服毒自杀。果然不久,吴、楚等七国就以诛除晃错为名叛乱了。

  晁错一直与袁盎关系紧张,两人几乎不见面。晁错曾派人审查袁盎,较后袁盎被降为平民。吴、楚叛乱后,晁错又要严惩袁盎,大家都认为此时处罚袁盎并无道理。

  袁盎听说之后,通过窦婴去见汉景帝,恰好汉景帝正和晁错在商量事情。汉景帝问袁盎对吴、楚叛乱的看法,袁盎说吴王手下没有什么人物,很容易对付。汉景帝又问他具体的对策,袁盎要求其他人回避。于是晁错走出房间,恨透了袁盎。

  然后袁盎提出,只要杀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的封地,就能平息叛乱。汉景帝就让袁盎秘密地准备去与吴王谈判。

  过了些日子,汉景帝暗中派人弹劾晁错,论以灭族。汉景帝却又派人让晁错去巡察,于是晁错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杀。

  又过了些日子,汉景帝问叛军是否撤兵了,有人回答说,叛军提出杀晁错只是借口,晁错之前的建议本是好事,这次被杀是不利于以后大臣进谏的。汉景帝听了也承认自己后悔了。

  周亚夫大败吴、楚军队后,窦太后想让梁王做帝位继承人,袁盎等人表示反对。梁王就和羊胜、公孙诡商量,偷偷刺杀了袁盎多人。汉景帝怀疑这事与梁王有关,就派田叔等人去追查。韩安国去见梁王,说汉景帝是因为太后的缘故才没对您采取措施,您怎么能图侥幸呢?梁王听了以后,就让羊胜、公孙诡自杀,并派人去向汉景帝求情。

  这时,太后也因为这件事,日夜哭泣,不进饮食,汉景帝十分为难。此时田叔查访回来,途中把证词烧毁,来见汉景帝,请求汉景帝不要追究梁王。汉景帝于是派人告诉太后,梁王无恙。太后才恢复了饮食。梁王也来请罪,和太后、汉景帝三人相对哭泣,关系得到了缓和。但汉景帝从此疏远了梁王。

  汉景帝大大减轻了刑罚,使对刑罚失去了敬畏。

  周亚夫多次与汉景帝意见不合,逐渐被疏远。因此周亚夫提出辞职。

  不久周亚夫的儿子被举报,周亚夫在被审时拒绝回答。汉景帝听说之后,气得说,没有你的供词,我也能杀了你!较后对周亚夫的逼供越来越残酷,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庄子的“绝情”体现在何处?为何对情感庄子可以如此淡漠? 下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是怎样的?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