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初中阶段数学重点内容之一,当然也是中考的热点。要学好这个内容我认为在初始阶段应该注意下三个个方面。
1.概念的建立
初中阶段数学概念的建立,大多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物,“相似”也不例外。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某明星拍得广告招贴画,大大小小,规格不相同,但是它们形状都是相同的,给人以相似的映像!数学中就把它描述为两个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之为相似图形。
显然这个描述除了比较清晰地说明相似研究的对象是两个图形以外,其他的信息都是含糊而粗略的。什么叫形状相同?数学概念需要对研究对象有精当的数量刻画,为此建立起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并从数量关系上加以刻画:1.边数相同,2.角分别相等,3.边成比例。
多边形本身就是一大类,所以又这个大类中,选取较简单的代表----三角形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建立起相似三角形的概念:1.三组内角对应相等,2.三组边对应成比例。
2.“成比例线段”如何理解
“成比例线段”是以“线段的比”为基础定义的。两组线段的比相等,称之为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无论是定义、判定还是性质都离不开“成比例线段”这一数学概念。对“成比例线段”这个数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恰恰是学习相似三角形的一个难点。《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1]。由于新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有弹性,所以各种版本的教材对这个数学概念处理各不相同,北师大版教材有一节课,人教版教材只是在教材正文旁加了一个注释,根本就一笔带过,导致各校各师的教学也不一样。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常常把握不准。比如:长度分别为2,1,3,6四条线段能成比例吗?
在这个问题中,从字面解读实际隐含着两个小问题:(1)能不能 (2)成不成 ;从数据呈现状态来讲也隐含着两个小问题:(1)无序 (2)有序 。这两方面总体都隐含着一个重要数学素养“对应”意识。
这对问题本身的解读能力恰恰是学习中要着重培养的,也是学生比较欠缺的。
展开来讲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说明它。用2,1,3,6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呢?千位数4种可能,百位数3种可能,十位数2种可能,个位数1种可能,因而组成四位数一共有4×3×2×1=24个,意味着按照不同顺序这四个数字有24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分别是:
1236,1263,1326,1362,1623,1632;
2136,2163,2316,2361,2613,2631;
3126,3162,3216,3261,3612,3621;
6123,6132,6213,6231,6312,6321.
这24种排列组合中,能够前后两个数字(线段)的比值相等有8种(数阵种字体加粗者),而比值只有4种,分别是1/2或2;1/3或3,其他的排列方式都不是成比例的!
这意味着如果用比例式表达的话,可以写出8个比例式。当然,我们实际并不要全部写出,只要写出一个就够了,剩余的7个完全由这一个变化出来,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啦!这还只是纯数字的思考,还没有结合到具体图形中辨认出这些线段!
3.定义、判定、性质的综合应用
在对成比例线段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以后,对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成比例的理解就会容易一些了,其他就是综合运用判定、性质来解各式各样的题目了,俗称“刷题”吧。
所以我以为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初始阶段,需要着力扫除较大的拦路虎“成比例线段”!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