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的意思及出处分别是什么?成语的典故是怎样的?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19 16:30:03

  事情其实较怕的就是坚持,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很容易也很难。我们经常说坚持是较可贵的,但是也是较简单的,而简单的事情往往人们都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心理上的一种自以为是而不去见证真正的滴水穿石的效果。所以秦学小编现在坚持较久的事情就是每天会给大家分享一个成语的故事和意思及运用,这样的逐渐积累下来,我们对于语言的掌握以及很多的知识的掌握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的另一个成语是“休戚与共”,这个成语的意思及典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休戚与共”的意思及出处分别是什么?成语的典故是怎样的?

  【成语名字】休戚与共

  【成语拼音】xiū qī yǔ gòng

  【成语释义】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相同。

  【成语出处】《晋书·王导传》 :“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近义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唇亡齿寒

  【反义词】不共戴天、无关痛痒、漠不相关

  【成语造句】

  1.他们休戚与共地相处了几十年。

  2.几十年来,他俩休戚与共,伉俪情深。

  3,.我们应该紧密团结,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4.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这些人命运相同,休戚与共。

  5. 林、陈两家是世交,几十年来两家休戚与共。

  6.只有与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厉公为了不让那些王族公子留在国内无所事事、坐享其成,就把他们分别派遣到别的去当官。其中一个叫姬周的公子就被派到周国的单襄公身边做家臣。

  姬周是个十分热爱祖国的有志青年。他身在国外,却处处把的大事小事牵挂在心头,凡是遇到晋国人,他总要问长问短,不厌其烦。

  听到好消息,他会喜形于色,满面春风;听到坏消息,他就双眉紧锁,忧心忡忡。

  单襄公看在眼里,钦佩在心头,他嘱咐身边的人说:“姬周是个有志有为的青年,他身在异国他乡,心却始终与祖国休戚与共,将来能成大气候!”

  果然,不久晋国大乱,晋厉公被杀,姬周立即被立为国君,就是后来的晋悼公。那年,他才14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四大名著的歇后语分别有哪些?小学课外考点知识整理! 下一篇: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根据句子判断修辞?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