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的“无夏之年”是怎么回事?导致这样诡异的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8-28 17:15:14

  我们中国的元剧中有一个的故事,叫做窦娥冤,这个故事是个悲剧,但是在这样的悲剧之下迫于社会的压力,人们的无奈只能通过六月飘雪这样的诡异现象来反抗。而历,确实真正的发生过这样的现象,叫做“无夏之年”,在1816年的夏天结了冰霜。当时的科学无法解释,但是现在的科学已经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

历的“无夏之年”是怎么回事?导致这样诡异的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历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具体是什么情况?确实在公元1816年,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却同时出现了一些罕见的气候现象,比如6月下雪,而且有些地区甚至还下了红雪。而这种异常气象出现的范围遍及欧美亚等世界各地,也给多地造成了重大灾害,那么当时具体的情况究竟如何,人们又是否知道这次全球气候异常的原因呢?

  诡异“干雾”与六月飘雪

  在西方世界,对于此次全球灾害的较早记载出现于公元1816年春天的美国东部地区。当时美国东部许多地区突然连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干雾”,它被叫做干雾(dry fog)是因为其中并没有水气,而且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淡红色,以至于当时这些地区看到的太阳都相对变成了暗红色,有些时候因为太阳变得没那么耀眼,甚至用肉眼就能看见太阳黑子的存在。

  而与干雾同期出现的是气候的显著变冷。在当年5月,霜冻灾害使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和纽约等州高海拔地区的农作物几乎全部绝收。当年6月6日,阿尔马尼、纽约和丹尼斯维尔等几座当时的重要城市竟然下起了雪,到8日积雪较厚的地方甚至达到了50厘米。6月下旬,另外几个州也连续5个夜晚出现霜冻,大量农作物受到严重影响。较终美国新英格兰州的玉米收成只相当于通常年份的1/4,玉米近乎绝收的影响很快波及到其它粮食产品,小麦、谷物、肉菜蛋奶和面粉的价格都出现了暴涨。

  而在欧洲,低温和暴雨在英国和爱尔兰导致农业受到重大影响,爱尔兰的小麦、燕麦和土豆都严重歉收,较终有差不多10万人饿死。在威尔士地区也出现了大批外出要饭的家庭。在德国,因为低温等灾害带来的歉收,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致使许多人聚集在粮食市场和面包房外抗议。后来在欧洲许多城市,甚至还爆发了抢烧等暴乱。在瑞士的一些山区,甚至因为气候寒冷形成了许多坚固的冰坝,导致当地许多村庄被迫搬迁,根据现代研究当年瑞士境内的死亡率比通常年份要高出了一倍左右。另外在匈牙利降下了罕见的棕色雪,而在意大利的北部和中北部地区,则出现了全年多次降下红色雪的奇观。因为当时这些现象似乎是全球性的,而且一时又没有合理解释,所以在欧美甚至有人认为是“天谴”,导致一度出现了许多人重新皈依宗教的现象。

  而在中国,这次奇怪的灾害甚至出现的更早。早在公元1815年,在云南的一些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饥荒,到公元1816年,云南除土司地区之外的88个县级行政区已经有28个出现了饥荒,到公元1817年受灾的地区甚至达到了29个。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饥荒导致云南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死亡和逃亡,许多地区都出现了争吃“观音土”的现象。比如《姚州志》就记载说当时:

  州西观音菁有黄土,细腻如豆面,民称观音面,争取食之。土性重滞不化,有胀死者。

  而导致这些严重饥荒的,也基本可以肯定和低温有关。比如道光年间的《云南通志》就记载说当时:

  七月雨雪,秋不熟。

  而当时在中国其它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低温灾害导致水稻大量死亡。在台湾的新竹和苗粟甚至也下了雪,在彰化则也出现了霜冻。而在黑双城,因霜冻导致的绝收使很多屯垦人员被迫逃荒。此外在江西和安徽也都出现了夏天降雪或者下雨夹雪的记载,而当时在印度和日本也都出现了类似的记载。

  全球“灾变”的原因

  这次“灾变”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在后来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较后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因此也很自然地在后世成为了研究的焦点。而许多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宏观的角度看,当时全球正处在始于公元1550年前后的一次小冰期的末段。所以在此之前,因为全球气温的降低,在数百年时间里已经给全球各地造成了多次农作物减产,这在世界各地的史料里都曾有记载。

  而对于这次小冰期的成因,许多学者认为主要有太阳活动、洋流变化等一些客观原因,但也跟在那几百年里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其中被认为可能确实对气候产生了影响的人为因素是,世界多地在公元14世纪遭遇黑死病疫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而在欧洲人发现美洲并大量移民美洲之后,美洲土著人口因为各种旧大陆传染病等原因也大量死亡。在新旧大陆先后发生的人口大批量灭绝事件,导致许多原有的耕地在时间内出现了无人耕种的情况。而在这些耕地上树木茁壮成长,使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曾一度激增,而这些森林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了大约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大幅降低,所以至少是促进了这次小冰期的发展。

  但小冰期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公元1816年出现的气候寒冷却很明显是一个突然出现的现象,所以用小冰期来解释这个“无夏之年”是并不充分的。根据近代的研究,在公元1816年,全球的平均气温都下降了0.4-0.7摄氏度。这种降温并不是全球各地同步下降,而是有些地区明显,可能降低了几度,有些地区则不太明显,可能没有明显感受。但在全球范围内,和前后不同年份相比,一年之内如此之大的降温幅度还是极其罕见的。所以它必然也有原因。

  而很快,人们发现,在“无夏之年”发生前一年,在地球上确实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在公元1815年4月5日至15日,位于当时荷属东印度,也就是今天印尼的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突然发生了猛烈喷发。此次喷发持续了10多天,总共喷发出了多达数十亿吨的气体与火山灰,当时就在荷属东印度周边地区造成了大约1.1万人死亡。而如果把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堆成大约3.6米厚的一层,则大约可以覆盖260平方公里的土地。

  按照现代国际通行的火山爆发指数(VEI)衡量,这次火山爆发达到了第二高的等级,也就是7级。而在人类文明,达到这一等级的火山爆发只有两次。除了这次之外,另外一次的爆发等级还是通过推算得出的,因为它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前后,而现代观点普遍认为,那一次爆发导致了希腊克里特岛上存在的米诺斯文明灭亡。而公元1815年的这次火山剧烈喷发之后,大量火山灰在巨大能量的作用下进入了距离地面10多公里高的大气平流层,在那里火山灰里的二氧化硫与水蒸汽作用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硫酸盐气溶胶的物质。因为这种物质飘浮于能形成降雨的云带之上,所以下雨对它们没有影响。而它们在几个月时间内随大气流动扩散到了整个北半球。形成了对阳光的一个反射层。导致地球在那段时间里接收的太阳热量大幅度减少,较终使整个北半球的温度都出现了显著下降,而这也就是“无夏之年”以及相关各种灾害发生的较直接诱因了。

  所以综合来说,公元1816年的“无夏之年”可以说确实是一次“天降”灾祸,但其真正原因却也不是什么无端而来,充满神秘主义的“无妄之灾”,而是有着严谨科学解释的一次自然灾害。所以这次事件虽然确实发生过,而且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困惑,但在了解其成因之后,现代人其实是没需要对其再有莫名的疑惑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什么是“试贴诗”?唐朝科举考试中都有哪些比较好的试贴诗? 下一篇: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抑商扶农在古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