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选考科目,该如何复习呢?2018年11月学考选考考试马上就要到来,同学们都知道省的学考选考已经不是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了,这关系到高考成绩,那么学考选考如何针对性复习呢?思想政治该如何复习呢?为方便考生们复习,小编整理了各科老师给大家的复习建议,本文整理的是思想政治复习建议,看看如何答题,考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其他科目,小编也会整理给大家,请大家及时关注!
思想政治
主观题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在此以2018年4月选考试题为例,通过对学生在主观题答题中的失分情况分析,探索主观题备考路径,力求增强备考效率。
根据“要求” 夯实基础
对于备考而言,尤其要重视把握《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思想政治》(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的“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许多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却缺少对三个层次具体含义的理解与领悟,对知识条目的复习解读存在“度”上的不准确甚至不科学,导致学生失分。
如2018年4月卷中38(1)题干中的“文化的力量”相关知识,其考核要求是“b”级,即理解。其含义包括三层: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或说明。因此,复习备考“文化的力量”,也需要相应地从三个层面入手:一要识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一基本观点;二要理解这一基本观点中“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即要求明白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精神产品,就其内在属性来说,首先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同时,当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又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三是在前两点把握的基础上,可以“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或说明”。本题要求依据所学“文化的力量”知识,说明马家村重振乡村过程中文化所起的作用,即作为“精神力量”所起的作用和“转化为物质力量”后所起的作用,答案要点就清晰了。
2018年4月卷中涉及的“理解”级的综合题考点有“影响价格的因素”、“财政”、“英国内阁和首相”、“国体与政体”,与“考核要求”相呼应,这些“理解”级考核要求知识点被作为主观题的知识考核主干时,在设问中的解题要求都是“说明”,如果备考复习能够依据“理解”含义的三层要求进行,既可以准确把握知识点复习的深度与广度,又可避免知识点讲解时的无效重复。同样,对“识记”和“应用”要求的知识条目,也需要按其具体含义要求进行复习,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基础知识复习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增强答题准确性。
探寻规律 培养能力
这里的“规律”,一是指探寻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特点与固有规律,培养学习能力,二指梳理命题趋势和答题规律,增强答题能力。
首先,以《和国际组织常识》为例,探寻这一模块的知识特点与规律。这一模块中专题一为共性的与国际组织知识,其他都是具体的各个与国际组织的介绍与认识,其知识体系的特点是概念多、关系多。但如果仔细分析与梳理,就不难发现其有较为明晰的内在规律。其中部分,无论是共性的还是国别的,其实教材涉及的就只有“一内容三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即的内容或本质(国体)与的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权力运行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根据考核要求,综合题考核等级基本都属于“理解”、“应用”要求,因此,备考复习的内在规律在于把握共性的内容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民主与专政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形式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三方面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类推到国别各专题,就在于把握教材涉及的英国、法国、美国的结构形式、政党制度、权力运行方式的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以及这些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既可以化繁为简增强复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提炼的能力。
其次,研究历次试题,摸索这一模块的综合题命题特点与规律,增强学生的答题能力。综合分析这一模块新高考历次试题、设问与答案,不难发现命题特点与答题一般规律。以2018年4月卷39题为例:
自从启动英国“脱欧”程序以来,特蕾莎·梅首相遭遇了诸多挑战。首先,为增强支持度、稳固执政地位,她提前举行了大选,结果执政的保守党反而失去了议会多数党地位。与此同时,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特蕾莎·梅为“真正能代表这个的政府”让路,并承诺在脱欧过程中,工党将会把“劳动人民”放在首位。此外,保守党内部“特蕾莎·梅应辞职谢罪”的呼声不新。种种挑战使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
结合材料,运用《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英国内阁和首相”的知识,说明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的原因。
(2)从制度的角度,说明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与承诺的实质。
试题直接取材于“英国脱欧”这一国际时政大背景,以英国国内两大执政党内部和执政党之间真实的互怼、竞争、倾轧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现实现象与问题的“初步判断与说明”的能力。这是《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综合题情境材料编制的一贯特点,即试题情境都来自当年国际时政热点,真实地描述各国权力主体在某一现实问题中的做法及其相互制衡关系,反映英法美各国或国际组织政治制度运行中现实的情况与问题。
#p#副标题#e#
从问题的设计看,都分两小题,设问或为“描述关系,说明道理”,或为“分析现象,把握实质”,且材料隐含及所需要分析的道理多为西方政治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弊端与不的道理。本题也分两小题,都考查“理解”层级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一问运用英国内阁与首相相互关系知识,说明现实问题的原因,第二问从制度与国体政体、国体与政体的相互关系,说明政党活动的实质。延续了历次本模块综合题设问的一般趋向。
试题答案一般包含三个层面。如该题第(2)问的答案:
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的政体服务于的国体。这一部分为基本知识的再现。
英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或资本主义,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是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这部分为基本知识与情境主体的挂钩或接轨,或叫知识迁移。
工党、保守党或英国两党,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和阶层的代表,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部分才是真正的说明,从形式渐入本质,从而导出结论。科尔宾的呼吁和承诺,实质上只是虚伪的政治口号。这是结论。
可见,本题答案由“基本观点再现+观点与材料的链接点+问题的落脚点”三个层面组成。其实,这是绝大多数政治学科综合题的答题规律。养成分析试题及其答案的习惯,探索命题特点与规律,有利于增强答题能力与复习效率。
关注现实 提升素养
强烈的时代感、生活化与实践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突出特点,特殊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引领又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固有性质。高考政治试题尤其是综合题备考,需要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又紧跟大政方针和国际国内形势。
鉴于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坚持以满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结构调整是关注焦点”,2018年4月卷37题、38题的问题情境都面向农业、农村问题,37题围绕好的粮食的生产、供给和消费话题,隐含了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材料中反映出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好的的商业服务,涉及经济发展的下一步着力点是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重大判断。38题以实施乡村振兴为背景,第一问强调乡村振兴,即需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第二问突出农村发展是一个整体工程,离不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要求从“整体和部分关系”分析马家村整体开发获得成功的原因,深入体现了政治学科考查对当前工作重点的密切关联性与价值导向。
39题以英国脱欧为背景,通过工党领袖科尔宾的呼吁说明英国两党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在比较说明中让学生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优越性,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与制度自信。40题的案例以购买手机为背景,引导考生认识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要善于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因此,无论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备考还是日常教学,都需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有机结合起来。如今年备考,需要关注十九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新修订教材与原来教材的变化调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