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阅读技巧有哪些?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20-05-08 11:45:02

  实用累文本阅读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阅读的部分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的同学都苦于不能读懂其中的主题,找不到中心思想而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有办法真正的得出有效的答案。本次伊顿教育小编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常见的题型以及阅读的技巧,在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训练中,这样便能更好的进行一些实质性的训练。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技巧和方法。

  一、解题意识

  ①审题意识:琢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对象、答题区间、答题方向,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冲刺口,向题目要答案,确保准确答题。题干的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②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切忌凭空想象。

  ③得分意识:简答题的分数,与难易度、文字量有紧密联系。如果一道题2分,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点或四点,题目的分值,是答题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④关键词意识:筛选的信息点过多,就需要摘录关键词,整合同义近义项,然后,将这些具体信息,提炼概括为抽象的“上位概念”。

  ⑤分条意识:只要是主观题,都应该条理清晰,所以,答案需要分条列款。

  二、弄清传主身份、分析传主品质

  1、身份:

  ①科学家

  (学术观点、理论著作、科研实践、集体、人才培养、关心后辈、家国情怀)

  ②教育家

  (教育观念、教学成果、教育实践、思想品质、师生关系、人才培养、家国情怀)

  ③军事家

  (军事观点、军事理论、军事才能、军事实践、指挥作战、人才培养、勇气谋略、家国情怀)

  ④文学家

  (文学观念、创作思想、文学成果、关注内容、人文情怀、关心后辈、家国情怀)

  2、品质:

  ①人格魅力——主要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

  ②成就贡献——学术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本成果、其他领域、集体成果等。

  ③品质——思想性格、道德品质、行为言语、为人态度、人际关系(家人、他人)家国情怀、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勇气意志、人才培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不懈等。

  【品质术语】:

  ①勤奋好学、发奋读书、认真细致、善于思考、讲究方法

  ②坚持不懈、没有放弃、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饶、脚踏实地、勇敢果决

  ③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独特的思维、个性

  ④敢于重新选择、敢为天下先、创新、打破常规、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发现、努力探索、敢于质疑

  ⑤思想同步、反对放心、坚持个性(原则)追求真理、坚守信念、意志坚定、恪守标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强烈的正义感、过人勇气、真诚正直、善良友爱、善于反思、刻苦学习、擅长沟通、不安现状

  【答题思路】:①以文本为依据,分清传主身份,看文本中有无以上条款。②分条概括(贡献/品质)+具体事例(只需关键词)

  三、掌握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注:环境(景物)描写作用: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

  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

  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3、引用

  【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③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④有助于读者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

  4、艺术技巧类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地看问题。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7)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8)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9)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10)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1)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12)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13)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4)先抑后扬: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象征:①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小结:从近年来高考阅读试题来看,表达技巧鉴赏类命题角度,主要应有以下方面:

  1.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4. 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人称:

  ①自传(第一人称):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他传(第三人称):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①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③插叙: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C、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D、艺术技巧:

  ①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②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③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④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⑤白描:方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⑥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⑦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鉴赏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种句式的修辞功能;各种写作技巧的效果。诸如:①运用背景,可拓展视野;②蓄势于前,急转于后,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③立“文眼”能帮助读者准确迅速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或脉络;④设置线索,可贯珠;⑤侧面烘托,可凸现主体;⑥欲扬先抑,“扬”效更佳;⑦虚实相生,可扩大容量;⑧回环反复,可增加韵律美;⑨疏密相间,可增加节奏美;⑩对比行文,可增加表现力;⑾幽默诙谐,可增加可读性;⑿巧用误会,能引人入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四、掌握传记阅读常见题型

  (一)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一:概括人物的生平经历(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题型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点的方法 :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5)运用适当的表达技巧来突出传主形象。如:

  ①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②运用对比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③运用选材(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来塑造传主形象

  题型三: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

  ⑴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环境、他人……)

  ⑵表达技巧:对比、衬托、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

  ⑶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

  (二)怎样理解关键词句

  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

  (1)从关键词语入手。

  (2)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境:找同义互解或反义相解,虚实互解的句子,指代性词语要还原)

  (3)从手法入手(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表面义和深层义)

  (4)从语法入手(单句要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并列复句两个并列意思叠加,偏正关系放在正句上)

  (5)从结构位置入手。

  开头句作用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4.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即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提出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中间句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衬托作用。即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3.渲染烘托气氛。即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

  结尾句作用

  1.总结上文,突出中心;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6)从文章主旨入手。

  (三)如何解答作用鉴赏题

  题型一:传记主人公的典型事迹有什么作用

  1.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增加传记真实性、引起读者兴趣。

  2.表现传主什么性格、品质、精神、形象。

  3.段落(结构)作用

  题型二:写与传记主人公有关的人物有什么作用(写别人)

  1.内容上:写了……谁(内容)

  2.结构上:引出主人公……描写

  3.手法效果:对比鲜明突出,陪衬或衬托烘托(两人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主人公 ……性格品质;了解社会背景;烘托主人公的形象等)

  题型三:段落的作用

  1、内容上:该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什么精神、品质、个性特征

  2、结构上:具体看是文首、文中、文尾

  3、手法效果: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

  【段落知识】:

  ①开头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小说);引起阅读兴趣,为下文作铺垫;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欲扬先抑;开门见山。

  ②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照应上文,呼应下文;为下文……铺垫、引出下文什么内容;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到……,层层深入);前后照应

  ③结尾段: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戛然而止,回味深长。

  ④标题作用:揭示文章主题;注意实虚与双关;起线索作用等。

  【提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答许多不相关的术语。

  题型四:引用的作用

  1.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丰富了文本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直接采用大量的原始材料)

  2.引用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呈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3.引用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丰富文章内容

  4.引用传记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印证作者的观点,使专辑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思考角度】:

  ①对传记主人公的作用:使得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记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

  ②对文本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强文字底蕴。

  ③对结构的作用:照应题目,设置悬念,留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④对读者的作用:有助于读者而深刻了解传记主人公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四)如何解答对标题的理解

  题型:文章以“------”为题有什么好处? 文章题目中的“-------”有什么含义?

  答题思路:1、结构:①贯穿全文线索②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内容:①表明写作对象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主旨:揭示(透露、点明)主旨

  4、人物 :表明人物……性格(品质),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写法:修辞手法

  (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变色龙》

  (b、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五)传记人物成功(取得…成就)的原因

  1、外因:

  ①家庭支持 ②朋友关心 ③时代背景(社会原因)④别人对传主的态度(帮助);

  ⑤借鉴别人的经验或教训; ⑥客观环境(条件)

  2、内因:

  ①兴趣、热爱(爱好)理想、目标(高远)志向

  ②态度(努力、勤奋、坚持不懈)方法(借鉴、总结)或其他品质

  (六)概括筛选信息类

  题型:

  1.概括传记中叙写传主哪几件事情(人生经历);

  2.概括传主一生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3.概括传主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4.请概括… …的原因.

  5. …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 …有哪些因素,请简要分析

  7.传主的贡献有…(包括思想和行为)

  方法:

  1、抓关键词,确认概括类型。

  2、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提炼答题角度。

  3、依据角度,勾画试题检索区。利用标题、首尾段(句)、过渡句、主旨句、中心句、评议句、关联词等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

  4、依据角度,重组和概括检索区内的重要信息。在所划定的文段区间,根据题干设问方式,对语句信息进行处理,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转述,较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当信息散点分布时,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当信息集点分布时,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条理清晰语言凝练。

  5、草拟答案,进行修改。

  6、确认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

  (七)如何鉴赏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表现了传主或坦荡磊落,或谦逊谨慎的精神;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肯定之情。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术语等。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熟记下列术语:诙谐幽默、平易晓畅、含蓄典雅、尖刻犀利、清新明快、朴实无华

  解题思路:(1)表达方式:人称 叙述顺序

  (2)语言风格:答题切入点:①从语义句式入手;②从修辞角度体会;③从语言风格上揣摩。

  (八)怎样理行文脉络?

  题型一:事件概括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传记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

  题型二:层次安排

  命题方式: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或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答题模式:材料上以“……”为中心;内容上由“……”到“……”逐层深入,按照“……”的顺序展开。

  方法:

  ①化面为点,连点成线,切线为段,由每段的中心句(点)入手,分析语段的逻辑关系,连成(线),然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组成(段)。

  ②分析首尾,注意过渡照应,注意材料详略主次的安排,把握行文线索及写作的顺序。

  ③运用过渡词语,如“之后、然后、以及、较后”等;运用结构术语,如“由浅入深、前后照应、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形散神聚、先抑后扬”等。

  (九) 题例:

  与技巧相关的题目类型:

  1、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

  答案: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2、《苏东坡传》(节选)中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答案:文章在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还运用了侧面描写。(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反衬苏东坡突出的治水才能;(2)劝回纷纷逃难的富有之家,说明苏东坡有的影响力;(3)禁卫军欣然相助,说明苏东坡富有感召力;(4)皇帝颁旨嘉许,表明苏东坡治水卓有成效。

  3、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答案: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4、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加以赏析评价。

  (1)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2)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3)描述细节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与传主朴实的个性十分吻合。

  与文体相关的题目类型:

  1、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刘谦自己的话,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5分)

  答:引用传主的原话,更为直接地(真实地)展示传主的经历,(1分)同时增强了传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1分)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传主的精神。(1分)

  2、作者曾在写作本文前征求了传主的意见,冰心只是说:“真。我希望写得能够像我。”你觉得本文达到了冰心的要求吗?为什么?(6分)

  答:我认为本文达到了冰心所期望的真实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内容的真实上,本文既充分的表现了传主青年时期所取得文学成就,也不避讳传主在追求探索的过程那种矛盾与苦闷的状态;其次是表达的真实,本文在表现她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表现她的矛盾与苦闷时,大量引述了冰心的原著,以翔实的材料来印证当时的思想状态,这都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3、结合全文,如何理解“文学是灯”这一标题的含义?它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6分)

  答:结构上,“文学是灯”是全文的线索,将“我”作为一个文学的阅读者和创作者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文学经历贯穿起来;内容上,“文学是灯”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本文是按怎样的篇章结构进行写作的?文章的第二段有什么作用?(6分)

  答:①本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篇章结构进行写作的。

  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

  ③内容上总括后面的内容。

  5、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如……又如第(7)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6、第④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用了大量的具体数据来介绍比尔·盖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①给读者更具体、更直观的感受。②分别表现比尔·盖茨的富有和会花钱(形象的特点)。③使主旨更加突出。

  7、联系全文,请评析一下传记在写作方面的艺术特色。

  答:⑴脉络清晰的叙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1853年……。这几个关键时间点,连缀了梵高的短暂的一生,可谓清晰有致;

  ⑵色彩情感浓烈的语言。这种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

  ⑶生动形象的表达技法。这主要表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例如……。

  ⑷富有含蕴的景物描写。如……。

  8、本文是梵高的传记,请你用简要语言,为梵高拟写一则“梵高小传”(200字内)。

  答: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梵高27岁开始正式学素描,28岁学油画,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1886年2月,梵高来到了巴黎……1889年12月24日,梵高较终被弟弟提奥送进精神病疗养院。1890年7月27日,梵高拔枪自杀。

  (十)高考人物传记类探究题的七种类型

  近几年高考传记类阅读加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能力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也将其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并列为较高能力层级。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的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当中,主要考查的内容为:(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类题目不限定标准答案,不限定答牌思路,考生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掘,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自圆其说。近年来的探究题题型多样,笔者对近年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人物传记类探究题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类型一:启示式探究

  【提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较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确定观点。观点需要明确,需要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

  【答题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写童年时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写晚年时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这两处表述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加以分析。

  答案:两处表述都揭示了一点: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①高锟正是因为从小就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所以受兴趣指引,在幼年就培养起了动手实验的能力。②为了自己感兴趣的,高锟远赴英国,积极求学;因为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心,高锟挑战传统思维,探索新科技。③好奇心和兴趣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作用巨大,它是积极生活的一种催化剂。当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有进步的动力,也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失去好奇心和兴趣就往往导致不但做事效率低下,难以有成果,而且心态消极,精神萎靡。)

  类型二:观点选择式探究

  【提问方式】1.有一种观点认为××,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中传主是一个××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答题方法】第一步:在两种观点中确定一种进行探究的观点。第二步:注意题干要求,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第三步:如果题干爰求联系实际,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答题示例】例2:有人认为,王澍的建筑作品是对传统的回归;也有人认为,王澍赋予建筑现代的设计。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王澍的建筑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回归。①王澍赋予建筑传统中国画的意境;②王澍在建筑中利用废旧材料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表达对历史的记忆;③王澍的建筑作品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关系。

  类型三:给定角度式探究

  【提问方式】本文对传主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请结合全文,从A”、 B”、“C”三个角度中任选一种,结合全文,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从几个角度中任选一种,并结合题干要求确定观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三点全部涉及,各答一点,蜻蜓点水。第二步:结合文本,根据所选角度整合概括信息,分条论述。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决定是否联系实际。

  【答题示例】例3: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谈判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类型四:关系式探究

  【提问方式】1.本文对传主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A”和“B”关系的认识。2.本文传主××的原因有很多,请你就“A”与“B”、“c与D”、“D与F”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题方法】第一步:选择一种关系类型,结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用一个高度概括化的句子概括两者关系。如例4从“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者中选择“阅读与写作”,观点可表述为“阅读经典对莫言的写作有促进作用”。选择“故乡与文学”,观点可表述为“故乡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脚养分”。第二步:从文中相应段落寻找依据,用跳读法将整合信息,分条论述。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决定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联系实际的角度。

  【答题示例】例4: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请你就“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阅读经典对莫言的写作有促进作用。①的文学作品,是模仿的对象,莫言较初写作,都是模仿外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②作家的作品,是学习的对象,莫言的语言,就是从传统的经典《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学来的。③作家作品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如莫言认为如鲁迅、老舍创造了独特的文体,他们的作品值得反复阅读。他阅读了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人的作品,奠定了他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类型五:解释句意式探究

  【提问方式】1.你是怎样理解文中“××××××××××”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特点、句子所在段落、文本中心等内容综合确定观点。观点需要明确,需要围绕传主形象展开探究。第二步:对这句话的本义进行解释。第三步:从原段落和相应段落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答题示例】例5: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托尔斯泰日常生活中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赞颂之词都无法表达的。①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②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不为名声所累,还原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有着作为普通人的脆弱;③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较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较真诚的一面。

  类型六:概括分析式探究

  【提问方式】传主的某方面品质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方法】此类题目看似问答题,实际上是探究题,因此具有的迷惑性。所以首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一个探究点,再明确观点。如例6,首先要明确文章写了谢希德对事业的忠诚、对祖国的赤诚和对家人的至诚。再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究。第二步再根据观点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答题示例】例6: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观点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人科研新领域。

  观点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观点三:对亲人至爱至诚。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类型七:题目式探究

  【提问方式】1.文章标题为“A”,有人认为应改为“B”,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方法】第一步:确定你喜欢的题目。观点表述为“我认为“×”题目更好。第二步: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分条论述。一般来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①题目本身能否使人产生联想,有丰富的意蕴。对表现传主性格有突出作用。②题目是否与文中描写传主的主要情节有密切关系,是否是对表现传主品质的主要情节的概括。③题目是否与能直接表现传主精神品质密切相关。④题目本身是否有其他修辞或表现手法,对表现传主精神品质有重要作用。⑤题目是否切合主题或写作意图,有深层次含义。⑥题目是否能表现作者对传主的某种情感。

  以上答案,如题目与各要素之间关系密切的话,可作为更换题目的理由;如关系不密切或无关的话,可作为不更换题目的理由。

  【答题示例】例7.传文标题为“永不熄灭的烛光”,有人认为不妥,应改为“东方安徒生”,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结合传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观点一:我认为“永不熄灭的烛光”好。①比喻恰当而充满诗意,一个闪光的生命,在一种形式却将永远燃烧下去。②这个标题含蓄地写出陈伯吹留下了无数篇童话、小说、诗歌、散文和翻译作品,这些作品在人间飞翔,在一代代小读者的记忆里存活和流传,直至永恒。③文章不仅仅谈到了陈伯吹作为儿童文学家的一面,还谈到了他昂扬的爱国热情、不屈的生命形式以及对晚辈的扶持帮助,如果用“东方安徒生”为题,不能点明这方面的内容。

  观点二:我认为“东方安徒生”好。①用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童话大师类比陈伯吹,鲜明地点出了他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成就,表达出了对他的无限景仰之情,用“永不熄灭的烛光”则不能表达。②陈伯吹一生的创作,紧紧围绕儿童文学,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幻而健康的世界,这与安徒生所创设的童话世界相似。③安徒生也曾为穷困折磨,这种逆境中奋发的精神,和陈伯吹也是相似的,这个题目也可以借此隐隐地写出陈伯吹的生命经历。

  五、如何形成答案

  1、审题:

  ①看问题。 ②看要求。 ③看分值。如果分值是6分,答案要点至少是3点。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

  2、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

  ②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

  ③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

  3、精心组织答案。

  ①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②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③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词?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词还是用动宾短词?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决定。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如高考题题目是:“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内容,仔细研究一下“童年的烙印”的语法形式,发现它是名词性短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答案的语法形式也应是名词性短语。而高考所提供的答案也确实是几个名词性的短语。

  3、复查验证答案。 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较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耀眼,那岂不可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选考地理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地理怎样学习好? 下一篇:选考化学推断题常考知识有哪些?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