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赏析?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21-04-20 11:33:45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被称为是千古年来的檄文上作,那么这篇文章在写作背景上是怎样的呢?赏析一篇文章,我们手下首先去了解作文,再者就是写作背景,这样对于我们了解其中的一些事件描述以及情感的抒发都是的有帮助的,本次我们来赏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其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展现。

  写在开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想必各位同学在初学唐诗的阶段,较开始学习的就是这首《咏鹅》。那么你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没错,就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那么,除了这首《咏鹅》,骆宾王还有其他代表作吗?

  今日佳句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句里积词

  风云变色:做宾语或定语,比喻局势的变化巨大。

  从我们收到的情报来看,蒙古一带也在酝酿着风云变色。

  今天是金句来自于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而这篇文章又叫做《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文章会有两个题目?这个人到底叫徐敬业还是李敬业?

  想要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从这篇文章的背景开始说起。在古代,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檄”(xí),也就是用于声讨、征召或晓谕的文告,通常用在重要的军事活动之前。

  骆宾王写作这篇文章时,一场大战蓄势待发。公元684年,嗣圣元年,刚刚登基的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母亲(当时的太后武则天)废除。新的皇帝名义上是李显的亲弟弟李旦,实际上,武则天却临朝称制,为自己进一步登基称帝做准备。

  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其中一位,就是我们标题里的主人公徐敬业。他是唐初名将徐世勣(jì)的孙子。当年,徐世勣曾以奇迹般的闪电战术,大破东突厥、高句(gōu)丽(lí),为唐代的领土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被列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还被封为英国公,赐姓李,所以他也叫做李世勣。这就是为什么徐敬业改名为李敬业的原因。

  徐敬业当时被贬,心情愤懑,又听说武后即将临朝,对朝廷的不满与日俱增,便和其他被贬的官员联合起来,想要起兵谋反。而骆宾王就是徐敬业的手下。他被安排来写一篇文章,征召附近对武后不满的官员,希望他们加入徐敬业的队伍,共同讨伐武后。

  这就是《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由来。不过,根据学者的猜测与研究,这个题目应当是后人所加,因为这篇标题里有一个特殊的字——曌。这个字念做“照”,看起来好像日月当空,是武则天登基之后造出来,用作自己名字的一个字。这就说明了这个标题出现的时间。

  作为“初唐四杰”中的一员,骆宾王文采斐然,檄文更是写得激情澎湃。一开始,文章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大力批判了武则天的种种罪行,甚至将她比作祸国的吕后和褒姒,将她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将武后在一番严厉的声讨后,作者接着表现了徐敬业一方的大义凛然。他们师出有名,赏功罚罪,充满着进步的信心。“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这是我们今天的金句,其中也表达了这样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以此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以此来图谋功业,有什么不被我们攻克的呢?

  骆宾王的一番陈词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极具渲染力,在结尾段,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图争取更多受恩于李唐王朝的权臣支持,其气势之磅礴,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檄文中的上乘之作。

  据说,武则天读到这篇檄文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还问身边的宰相:“如此有才华的一个人,你们为什么没有好好重用呢?”然而,徐敬业谋反集团很快就失败了,有人说骆宾王死于战乱,也有人说他隐匿于江湖出家为僧,从此再也找不到他了。

  今天的金句凸显了骆宾王这篇檄文的特点。首先,作者以骈体行文,两两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工整有力,在形式上契合了檄文声讨、征召的特点;其次,在句子内容上,作者先是以战马、宝剑入手,再写战士们的怒吼,凸显了己方的气势,较后以两个反问句结尾,进一步加深情感,较终达到了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西安伊顿补习学校(校区)地址在哪里?是小班教学吗? 下一篇:新高考选科物化生,将来在赋分制度下的竞争大不大?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