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堂成》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堂成》反映了什么现象?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21-02-24 15:31:39

  今天我们来赏析的这首诗,来自于杜甫,题目叫做《堂成》,知道杜甫的生平的人应该知道,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年代,因此在他的诗词中多是反映民间的战事疾苦,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背景,读杜甫的诗,你会感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疾苦,而杜甫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杜甫的《堂成》,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一起来赏析一下。

  在成都有一个的景点,叫做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是杜甫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或许有不少同学都曾游览过杜甫草堂,但你知道杜甫草堂的历史吗?我们今天看到的杜甫草堂,到底是不是唐朝时修建的那座呢?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到成都,暂时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在寺期间,他寻思着自己盖一间草房,有一个栖身之所。第二年,杜甫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开始建筑草堂。他先是开辟了一亩大的土地,在一株大树下建了几间茅屋,有了之后成都草堂的雏形。

  尽管只是几间简单的茅草房,但对生活贫困的杜甫来说,也并非易事。好在杜甫有众多的朋友热情帮助,他之所以能够盖一座草堂,完全是朋友相助的结果。

  经过两三个月的经营,暮春时节草堂落成,杜甫写了一首《堂成》纪念这件事,今天的金句就出自这首诗,意思是,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写出了草堂周边植被茂密、环境雅致的景象。

  草堂在成都的郊区,人烟稀少,附近只住着八九户人家。为了营生,杜甫在草堂前开辟了一片药圃。他每天耕耘田地,种树栽药,忙得不亦乐乎。依靠杜甫的劳作,草堂得以向四周扩展,茅屋旁有向外眺望的水栏,堂前栽种四棵心爱的小松树,堂内设置了乌木几。

  两年的工夫,杜甫依靠自己的能力,还在溪边建筑起错落有致的亭台,虽然简朴,却已初具规模。这让杜甫感到欣慰,颠沛若干年,终于在成都有了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屋,一处生活的空间,一家人可以欢聚一堂,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没有了颠沛流离的担惊受怕,倒也自在融融。

  没想到好日子才过了一年,有整天大风刮起,草堂屋顶的茅草被狂风吹落,散落在浣花溪边。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杜甫年老体弱,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杜甫嘴唇干燥也阻拦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密密麻麻的雨落了下来。没了屋顶的遮盖,房里四处漏水,床铺和被褥全湿了。杜甫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自己的数间茅屋写起,表达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尽管自己的遭遇十分凄惨,但杜甫不在意一己得失,若能让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他宁愿牺牲自己,让“天下寒士俱欢颜”。

  成都至今仍有杜甫草堂,是历代成都人在杜甫的原址上修缮扩建的,不过,如今的面貌不再是当年的草屋,而是一座大型园林了。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意思是,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这句诗写出了草堂环境的清幽和植被的茂密。草堂隐在丛林深处,透不进强烈的阳光,好像有一层漠漠轻烟笼罩着。“吟风叶”,“滴露梢”,是“叶吟风”,“梢滴露”的倒装。“吟”和“滴”两个字,表达出声音极微的效果,而连这微细的声响都能察觉出,可见草堂环境的宁静。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伊顿教育初中数学一对一的教导方法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下一篇:海豚教育很好吗?海豚教育收费标准是多少?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