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之道”的是什么?中庸之道包含了哪些思想和含义?
中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7-19 11:10:37

  不偏不倚是谓中,所谓中就是一种高度的平衡。而想要真正的做到这个,是需要很多的积淀和修炼的。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是在讲述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在秉承的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哲学,也是儒家思想的之一。有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庸之道,但是这个思想西安伊顿精深,容纳百川,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这也更加的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儒家“中庸之道”的是什么?中庸之道包含了哪些思想和含义?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的方法论。

  《中庸》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思想,其实来自于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子思把这种思想进行了哲学化系统化,将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视中庸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学的,就是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也就是说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学问。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中庸给了答案。中庸开宗明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那么,儒家认为的道,是什么呢?儒家的道其实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天道的是诚,是真实无妄的状态。人道要与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诚。这个诚不是忠诚老实的意思,用朱熹的话说,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这一思想,既来自儒家的另一经典大学,也来自孟子。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谓“诚者天道”,是说宇宙天体始终遵循的轨迹在运行,自然不会说假话,这是“诚”;所以《中庸》第二十四章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反映到人生观上来说,是自我成就。“诚者,自成也。“所以我们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就是慎独的思想。都是要求人们恪守“诚”字,向人们提示人生修持的基本守则。一个人能够以诚对自己,才能表现真性情,所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一个人能够以诚对他人,才能发生感化的力量,所以《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化。”

  国人智慧的集大成,中庸之道也是中国人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

  有学者认为,中庸之道包含三种含义,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好玩的国学干脆再简单点,中庸之道说白了,就是要理性,不要迷狂,要节制,不要放纵,要不偏不倚,而不要过犹不及。这就是中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方法论。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2019年宝鸡各区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26日进行志愿的填报! 下一篇:2019年青岛新区第三中学和青岛志贤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其他新增学校分数线)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