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11-07 15:07:08

  苏轼的恩师是欧阳修,这首《西江月》也是体现他对自己的恩师的深切的怀念之情。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与自己的恩师分别九年,而且这个时候自己在政治上的处境也是的困难的,置身于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想起昔日恩师的教诲,思绪万千。这是一首抚今追昔的词,也是饱含着作者对于人生如梦,岁月蹉跎的感慨之情。

苏轼《西江月》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苏轼的《西江月》抒发了对恩师欧阳修的深挚怀念,表达了休言万事转头空,现实生活已如梦的感慨。原词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师生情义笃厚,途经不忘凭吊。

  对苏东坡来说,对其影响巨大的,除了其父母之外,就要数欧阳修了。苏轼初次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欧阳修为主考官,当读到他的文章时,大家赞叹,本欲评为第一,又怀疑为其弟子曾巩所做,改为第二。欧阳修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读苏轼书,不觉出汗,痛快痛快。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从此,东坡便声名远播,后来,欧阳修还多次不遗余力地提拔他。

  这次,苏轼由黄州调任陕西汝州。走水路途经,苏轼想起恩师,再次登临平山堂。平山堂,为欧阳修在做官时所建,地势很高,站在堂中,可远眺江南诸山,所以叫平山堂。这是诗人第三次经过。

  半生弹指而过,又见恩师真迹。

  上片,写苏轼第三次来到平山堂,自己已经四十八岁了,大半生已弹指而过。(弹指,本为佛教用语,佛家称极短的时间为刹那,一弹指为六十五刹那。可见,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十多年已不见恩师了,看见墙上挂着他亲手书写的,龙蛇飞动,飘逸潇洒的笔迹,不仅感慨万千。已经十多年了,苏轼对恩师仍念念不忘,可见师生之间的深挚感情。龙蛇飞动,是对欧公书法的赞美,出自李白的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本来想凭吊恩师,谁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老师在平山堂书写的词。欧阳修的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秋。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的词表达了自己,以前浩气干云霄。劝人们,行乐要趁青春年少时,你看象我这样的衰翁就不行了。你看,人一辈子很短,真正有质量的生活能有多少年呢?

  唱着欧阳修的词,苏轼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大半生都在贬谪之中,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那两句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更让人感到痛楚的是,词人还追进一层,更强烈地表达了对人生,事实苍茫的无限感慨,不要在说万事转头空了,我还未转头时,已感受到了人生如梦,生死都如一梦中。

  据说,东坡做此词时,周围有很多围观的百姓,久久不肯离去,一直目送他到万里之外。今天,读这首词,两位文章太守的儒雅风流,恍如目前,而弹指间,一千多年又过去了,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东坡吟唱人生如梦,感叹岁月蹉跎,一事无成之际,他在路上,又连续接到两道圣旨,连升两级,成为帝王之师。

  他的人生又怎能如梦,他的道德文章足以垂范千古。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中包含了哪些深刻的道理?如何赏析这两首诗? 下一篇:学习英语有哪些且有效的方法?英语不会读记不住怎么办?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