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出自哪里?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8-09 10:48:16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当代的社会已经被逐渐的摒弃,这句诗原本是古代的一位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的书生的一种感怀,也是他当时的一种焦灼与无奈。这句诗出字《杂感》,是作者的一种感思,至于说这句话被后人拿来讥讽读书人,那只是一种短时的派遣而已,自不必理会。当今的社会对于知识的尊重,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是很强烈的,这也是对知识的较正面的理解。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出自哪里?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杂感》作品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诗解释翻译与简析:

  成仙做佛的希望荡然无存了,只好独自在深夜里作诗来抒发心中的不平。——说的是一事无成,只好借诗泄愤。

  蓬草随风飘转一样的落魄生活,把慷慨悲歌之气消磨殆尽,被泥水沾湿的柳絮一样,早就没有轻狂之态,却落得对女子负心薄幸的名声。——说的是自己的豪气随着落魄的境遇随风而去了,却还是被人误解。这里概括了自己飘零凄苦的生世和遭遇。负有盛名的诗人,只不过像落在泥淖中的柳絮,飘举无望,而由于自己的不甘同流合污,却被权贵们认作是不识抬举的“寡情” “薄幸”。

  十之八九的人都对我白眼相向,较是无用的就是和我这样的书生。——说的是是非不分、皂白不辨、世态险恶的情势下,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牢骚,是反语,是控诉,是愤世嫉俗的不平之鸣!

  不要因为忧愁的试卷成了预示吉凶的谶语,无非像春鸟和秋虫一样自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说的是诗中的愁思不要成了不吉利的先兆,如同春天的鸟鸣、秋天的虫吟,自己发出的是天籁之音。这是作者不愿作盛世的莺歌燕舞,而只愿“独夜鸣不平”。

  百无一用是书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悲剧

  科举制度下,本来怡情养性,增长知识和才干的读书,却逐渐被扭曲变形为步入仕途的手段。读书的目的就是步入仕途,仕途的路很窄,想挤上这条路上的人很多,没有上路的,难免长叹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

  写出这句话的清朝诗人黄景仁就是一个例子,从小有才的黄景仁,因为仕途不顺,人生就没有了出口,35岁就抑郁而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形象。读书就是为了科举,一旦科举失利,就找不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受到人的嘲笑。

  而且为科举而读书的读书人,只会读死书,知识面很窄,一旦科考失利,所学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范进,孔乙己都是典型的例子。社会的观感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无用论的遗毒。

  这句话演化到后来成了“读书无用论”的佐证。在一个蔑视知识的年代,对知识分子的打击较有力的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就有了对知识分子的改造。

  不尊重知识的社会代价是惨重的。如果这种论调在一个社会广为流传是危险的。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知识越来越重视,书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知识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什么是文化自信?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我们可以做什么? 下一篇:历长平之战发生的过程以及历史的意义分别是怎样的?怎样评价长平之战?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