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叒”字怎么读?“叒”字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9-27 15:50:23

  如今的汉字其实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化才成为今天的简体中文,而我们的汉字从出现一只到现在的发展,期间经历了篆草隶等的一些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汉字的变化趋势也是和我们的时代的发展趋势是相互吻合的。今天我们通过解读“叒”字的变化,一起可以卡看一下汉字的演变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

“叒”字怎么读?“叒”字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从“又双叒叕(yòu shuāng ruò zhuó)”说起

  网络对汉字文化的传播真是功不可没!

  以前谁会关心“叒”字读什么,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根本就用不着,一般没什么人认识它。但是现在竟然有人关心起它来了,询问它的读音,询问它的意思,为什么呢?我认为这要归功于网络,归功于“又双叒叕”这个词。

  据百度百科介绍,“又双叒叕”这个词来源于2012年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微博中的一段话:“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表示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不是这个词的出现,我想大概一辈子也不会有人想起有“叒”和“叕”这么个字来。而这个词的传播则得益于网络;而且在传播中又产生了新的意思,形象生动,这是语言的发展。

  甲骨文中的“叒(ruò)”

  这个字是有古老的历史的,我从《汉语大字典》上截来了一张图,可以一窥其字形的变化:

“叒”字怎么读?“叒”字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叒”字的字形演变

  它从甲骨文走来,被刻于青铜鼎之上,被许慎收进《说文解字》中,较后成了我们口中的“又双叒叕”。

  要研究这个字的意思,应该从研究这个字的意思入手,因为字意决定着字音。要知道字意,又要从字形入手。这么多形象中,它较古老的形象是较值得研究的,也较贴近它本来造字的含义。

“叒”字怎么读?“叒”字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甲骨文“叒”字

  以下是罗振玉的研究甲骨文“叒”字的成果,记录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中:

  卜辞诸若字象人举手而跽足,乃象诺时巽顺之状。古诺与若为一字,故若字训为顺,古金文若字与此略同。

  罗振玉认为“叒”就是“若”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一个人跪直举起手的样子,是人承诺时的顺从模样。所以“若”其实就是“诺”字的古字,“诺”字则是后来造的字,意思是顺。

  《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基本上和罗振玉的观点一致:

  “叒”为“若”的初文,象人席地而坐将发理顺形。金文或加“口”为“若”,为“诺”的本字。

  读作ruò,同“若”。取“顺”的意思。

  《说文解字》中的“叒”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字书。它是这样解释“叒”字的:

  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

  许慎认为这是一个象形字,指“叒木”,即“若木”,是古代神话中的木名“榑桑(扶桑)”,据说太阳初升,登上此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山海经·大荒東經》中则说: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我们从《山海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是后羿射日之前的故事了。十个太阳被十只金乌所载,在汤谷沐浴,栖于扶桑树上,一次只升起一只。“叒”指的就是这扶桑树。

  “叒”字读作ruò,同“若”,有两种意思:

  一、它是“诺”的本字,是顺的意思。

  二、指“若木”,即神话中的扶桑树。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测试就怎么办?家长如何辅导提升?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需要背诵英语课本中的文章吗?学习英语应该重视什么?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