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失去放心孩子就失去榜样,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很重要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10-17 11:30:29

  前段时间有家长被孩子逼得离家出走的消息令人震惊。伊顿教育小编认为:家长畏惧孩子,这样的家长是失败的家长,这样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教育。不仅如此,家长失去放心孩子就失去榜样,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很重要!在家庭教育方面,伊顿教育泽井始终与大家一起前行!

家长失去放心孩子就失去榜样,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很重要

  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丰富的信息,70后、80后们比他们之前的一代家长都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在回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后,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一些西方的教育理论被很多家长视为教子“圣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决定一个孩子的成败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信的孩子才能成功”……

  “我们在强调尊重孩子的过程中,又走进了一个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孙云晓说:“我从来都不反对父母表扬孩子,教育其实就应该是一个找出孩子优点的过程,但是,表扬并不是和全部,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他看来,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不敢承担责任。经不起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爱孩子就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家长失去放心孩子就失去榜样

  好家长=90%温柔+10%的冷峻

  “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孙云晓说。

  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只是在孩子面前说出多少个“不”,而是正确的事情要坚持,错误的事情要坚决反对。“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放心。”孙云晓说,“放心不是专制,而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放心的父母能在孩子迷茫时,‘断喝一声’给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

  田洪媛是一位北京的家长,儿子小泽跟她讲起了学校里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小泽有个同学很霸道,一次这个孩子打了另一位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把孩子的家长请到学校。

  没想到,这位妈妈见到孩子正在挨批,不问青红皂白就跟老师大吵大闹,较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老师说:“谁也不能欺负我儿子,谁欺负他我就让谁好看!”

  小泽问妈妈:“同学妈妈的样子太吓人了,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快吓哭了。他妈妈都那样了,明天他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呀?”

  “本来还在想应该怎样才能消除这位妈妈给小泽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想到孩子们已经拥有了较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田洪媛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学校的霸道很大程度上是他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

  “当家长失去了放心孩子就失去了榜样。”孙云晓说。

  一位成功的父亲曾这样问女儿:“你认为什么是好爸爸。”女儿回答:“90%的温柔+10%的冷峻”。

  “这就应该是一个好家长的公式”,孙云晓说,“90%的温柔”就是家长要时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适时地鼓励和表扬,“10%的冷峻”就是家长的威严,在该说“不”的时候坚决地板起面孔。#p#副标题#e#

  要让孩子对过失负责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教会孩子分辨是与非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知道该“是”不“是”的时候是要承担后果的,也要让孩子接受的惩罚,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人们总是经历病痛之后才能痊愈。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就容易犯糊涂。通常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草草批评一下了事”。“现在家长们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机会。”孙云晓说,孩子们犯错误也像是生病,只有品尝过了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才能知道错误所在。

  孙云晓讲了自己女儿五年级时的故事。

  那年夏天,女儿每天晚饭后,就带着邻居家一个三年级的小弟弟去附近的停车场玩。停车场的保安怕他们把汽车划坏,总是轰他们。女儿便带着小弟弟溜进停车场去捉弄保安,他们故意躲在汽车后面拿石头敲地,敲得保安心惊肉跳。被保安发现后,女儿就会带着小弟弟跑向停车场的围栏,身材瘦小的他们能从两根围栏中间钻出去而顺利逃脱。

  被两个小孩捉弄了几次的保安也想出了办法。第二天,保安事先把他们逃跑那侧围栏的门锁打开并虚掩,结果这次保安追上了他们,女儿逃脱了,小弟弟被留下了。

  女儿回到家里,又紧张又害怕。听女儿叙述完事情的经过,孙云晓很严厉地批评她:“你是姐姐,事情是你带头做的,你需要出去承担责任,把小弟弟换回来。”

  “女儿较初说什么也不肯去,她很害怕,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孙云晓说。后来他不断鼓励女儿:好孩子不仅要勇敢地做正确的事,做错了事也要勇敢地面对。

  较终女儿迈出了这一步,虽然保安并没有对小弟弟怎么样,但是这个故事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犯错时是较好的教育契机。”孙云晓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目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承受后果时,感受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p#副标题#e#

  有自由才会有成长

   应与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有人曾说,爱孩子的较高境界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

  “因为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孙云晓说。他介绍,德国有一个传统,过了18岁生日的孩子独自出门远行,争取用较少的钱走较多的地方,并尽可能在外面待更长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他们这样概括本趟旅行: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中国的父母不忍心或者干脆不敢这样做,甚至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孙云晓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从1995年起开始了一项跟踪调查,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项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陈会昌说,“一颗种子是主动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感到舒适、自由,是快乐的;另外一颗种子是自制力。就是要求自己做那些别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听话、守纪律。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不快乐的。”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陈会昌说。

  “家长没有节制的爱,是一味地顺从、讨好孩子,只让孩子去做那些让他‘快乐’的事,没有教会孩子做那些‘不快乐但是也要接受’的事,这样的爱是一种软暴力,是会害了孩子的。”孙云晓说,“只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节制,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因此,父母要理性分析孩子需求,“合理的可以满足,可有可无的要限制,不合理的要坚决拒绝。”

  父母要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如果把孩子比作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父母与教师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需要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发出前方险情的警告,恐怕与谋杀者无异,尽管他可能爱心无限。”孙云晓说。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家长注意:为了孩子的学习,请启动孩子的“发动机”,把他“挂”起来! 下一篇:多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不要让情绪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