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外物”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19 10:32:24

  意识的对象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也可以是意识形态下的一种想象。王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是一种将实体的物想要转化成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所以在实与虚之家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生的现象。而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心无外物”的意思,这个也是王阳明“格物”的一种思想的体现,而我们怎样来理解这种状态呢?一起来探讨下!

“心无外物”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揭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理,就是告诉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门,直接在心上下功夫,开发自己心灵的宝藏,建设心灵品质,用以规范我们日常的行为。

  圣贤智慧的奥妙就是增强心灵的品质,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和实证圣人之道就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面临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事上下功夫,有时候,怎么都理不出一个正确的头绪来;在理上下功夫,偶尔会有一点点成就,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在心上下功夫,相互之间打开心门,坦诚相待,则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

  引导每个人在心上获得成就,在心上下功夫,建设崇高的心灵品质,这是阳明“心学”的根本。内心充满获得感,道和德也就会有相应的提升,我们就会进入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使自己的生命焕然一新。

  “心外无物”的关键就是要明心见性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根本上就是品质高低的差别。心灵品质的高低体现在实质上就是明心和净心格局和境界的高低。

  明心,就要深入了解心是身的主宰,是自己道德和思想的总源头。仁爱,智慧,胸怀都是藏在自己心里的无限宝藏,心胸越宽广,能量越高,事业成就也就越成功。

  不要让不明和贪欲成为心的遮蔽,成为心的障碍,开发我们心灵的宝藏,去除不明和贪欲,增强心灵品质,从而主导自己的行为和作用。

  净心,就是观照我们自己的念头,提醒自己不要有不好的念头。时常主动的反省和引导,持续净化心灵,就能把心中的贪念去掉,断除一切恶,行一切善。追求我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梦想。

  明心和净心二者是分不开的,没有明心,净心也就失去动力,没有净心,明心也只是做做表面的文章,不能持久和深入,只有相辅相成的相互发挥作用,才能拥有我们自在圆满的幸福人生。

  有的人总有一副乐呵呵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喜悦,享受世间万物的美好。而有的人却总感受生命的艰辛,体验不到人生的美好,常常被困惑,绝望所笼罩。这就是明心和净心的程度不一样,没有充分开发自己内心的心灵宝藏,心灵品质得不到增强,成功也就无法实现。

  如果一个心灵品质不好的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他就会传播他的偏知偏见,在大众面前推销他的歪理邪说,用他的歪理毒害民众的心灵,这种毒害要比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还要大,还要毒。

  在圣贤的眼中,世间都是井然有序的遵循自然法则在运行,同时也引领着,让每个人都明心和净心,传递正能量,把我们正能量的行为贡献给社会,让善德传播,不要让恶毒蔓延。

  “心外无物”就是引导自己心存善念

  圣贤的经典是指引我们的明灯,我们要与“致良知”结缘,主动引导自己内心永远心存善念。

  与我们身边的人建立心与心的链接,只要有不好的念头,就立刻反省,绝不用不好的念头污染他人,因为不好的念头会变成相应的语言行为,只要说出来,做出来,就会伤害他人。要是心里不明的念头太多,则心也就变得阴暗冷漠,人生就会充满痛苦和烦恼。

  明白了念头也是具有能量的,就能深切感受“心外无物”的道理,做到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向上发展的心的主人。

  一个心底无私,心胸开阔的人,他的事业也很成功。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打造我们美好的心灵家园,剔除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对的起我们自己的生命,不虚度不贪欲,为了自己的幸福,铭记圣贤的教诲,让我们的心时刻产生更好的念头,时刻牢记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这颗心。

  王阳明做到了用至诚孝敬父母,用忠诚为朝廷办事,用良知教育弟子,我们与圣贤同行,把我们的心永远朝向光明,用圣人之道唤醒我们心中的智慧,改变自己,赢得自己的事业,赢得自己的美好未来,我们的人生就能成功。

  打开心门,在自己的心上种一棵树,让我们拥有整片森林,增强心灵品质做到《中庸》“诚则明,明则诚,诚明相生”,一同成就伟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补习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公立学校的补习怎样? 下一篇:西安方正高考补习的效果怎样?一般能够提多少分?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