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中“青山遮不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赏析?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5-27 11:15:0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辛弃疾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这首诗中展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无限的情怀,而除此之外的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是一首经典。在诗中,作者表达的是自己的一种愤懑之情,也有着一种报国无门的苦闷,还有着对于百姓的怜惜等,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之后,又是怎样的一种表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辛弃疾《菩萨蛮》中“青山遮不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赏析?

  辛弃疾较出名的《菩萨蛮》当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读完全词,就算不了解背景和词里出现的相关意象,大概也能感受到一种悲戚郁结的心情,因为其中出现了"行人泪"、"可怜"、"毕竟"等词,而且较后一句直接点出了"愁"。

  但是要真正读懂这首词,了解词中具体蕴含着何种情感,就需要对写作背景作一个交代。

  这首词写于1176年,辛弃疾时年三十七岁。当时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无心恢复中原。而辛弃疾一直以来都希望收复故土,与主流的主和观念相悖,因此在政治上被打压,十分不得志。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路过造口,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平之气无处发泄,便写下这首词。

  为何辛弃疾在造口此地会感到愤慨痛心呢?这就要说到在造口发生的历史事件了。公元1129年,金军南侵,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只得分两路逃跑。金兵也分为两路追击,追隆祐太后这一路至造口,才收兵而回。所以,造口可以说是统治者仓皇逃亡的见证,实际也是国耻的象征。金兵一路上烧杀抢夺,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首句写到的"行人泪"不仅指的是隆祐太后一行人的眼泪,也指代着无辜受难的百姓的眼泪。

  另外还需要解释的一个意象是"郁孤台"。郁孤台并不是造口一地的物象,相距造口有百里之远,辛弃疾不可能在造口亲眼看见郁孤台,这样写实际是有内在的含义。

  唐朝时一位江西的地方官李勉登台望长安,希望到京城有一番作为,将其更名为"望阙"。因此,辛弃疾在这里用到这个意象实际有对故都的怀缅,也与下面写到的"西北望长安"相呼应。长安指代的是北宋的首都汴京,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长安曾为汉唐两朝的国度,辛弃疾在这里提及长安,实际也有对汉唐强盛的向往,其中也寄寓着国强民富的希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来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有直接从字面意思上解释,认为是由于浮云蔽日、青山碍眼因此望不到长安,但是流水总会向东滚滚流去,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但结合较后两句来看,恐怕这种解释略有些浅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说青山也挡不住流水向前,而这流水正是呼应首句的"行人泪",这句也就是作者在暗指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完全被忘却,如今的统治者沉醉于和平安乐的假象,无心收复中原。这一句实际凝结着稼轩多少的不甘与愤慨!

  较后一句写到自己听到了鹧鸪声,据载,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对于作者这样失去了故土的游子来说,这其中包含了几多悲愁与感怀想是不必再赘述了。

  辛弃疾的这一首小词蕴含着较为深沉复杂的情感,个人的报国无门的苦闷、对中原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慨、对故土的怀恋……以上种种情绪纠结在一起,在造口写就这一首体制虽小、寄寓良多的菩萨蛮,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克制,但他心中的酸辛苦悲在词中流转,使千年后的读者着实被他感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辛弃疾
上一篇:王国维说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指的是谁?他的词有怎样的特点? 下一篇:班里学生不听课,家长也没有什么要求,老师该怎么办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